10月20日,在学校举办的“爱国奋斗·强国励志”第二届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决赛中,由威海校区2024级本科生姜嘉豪、蒋建承、何珞娴、赵海宇组成的队伍获常规组特等奖,2024级本科生武一曼、解郁欣、马艺萌和王钰、张墨洋组成的队伍分获常规组三等奖。同时,威海校区获评“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获得特等奖的团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徐蕴、吕彩云、李成超老师指导,聚焦抗美援朝战后援建,以《使命未竟志愈坚,薪火相传路更长——从抗美援朝战争及援朝建设看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为参赛主题。在备赛过程中,团队多次采访援建老兵,记录珍贵口述史料,并赴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实地拍摄“行走中的思政课”专题视频。
团队主讲人姜嘉豪认为:“我们提出问题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以赛促学的同时传播‘爱国奋斗、强国励志’的精神,也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做新时代挺膺担当的奋斗者!”指导教师徐蕴说:“本次比赛不仅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更通过沉浸式参与、多元化展示,切实提高了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吸引力。”
本次比赛,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相关部门充分动员,精心准备,共有11个团队提交作品。对进入决赛的团队,学院组织多方力量从视频录制、课件及试讲等方面进行多次研究修改。第二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是学校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角色转换与实践体验,青年学子不仅深化了对思政理论的理解,更在备课、宣讲过程中全面提升了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真正实现了从“被动学”到“主动讲”的蜕变。
未来,校区将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搭建更多实践平台,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引导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知行合一中勇担时代使命,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