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40年 · 学术报告】2025中欧膜技术产业创新合作大会在威海召开

10月18日至19日,2025中国—欧盟膜技术产业创新合作大会在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及欧盟各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及相关业界人士围绕“膜与膜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讨。


大会现场

校区党委书记张淑娣,欧洲膜学会主席、瑞典隆德大学弗兰克·利普尼茨基教授,威海市科技局局长谭远国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校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姜杰主持。


张淑娣致辞

张淑娣向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讲到,威海校区深耕齐鲁大地办学40年来,始终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产业前沿紧密相连,在水处理、无人航行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中欧膜技术合作系列会议连续22年在威海举办,已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乃至我国与欧洲开展膜技术交流合作的核心纽带。期待各方继续以大会为桥梁,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携手构建互惠共赢的膜技术产业生态,共同为环保产业升级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弗兰克·利普尼茨基致辞

弗兰克·利普尼茨基在致辞中回顾了中欧膜技术合作发展的历程与成果,展望了中欧未来合作发展的美好前景。他表示,中欧膜技术合作系列会议的多次举办,不仅体现了膜技术日益凸显的重要性,也见证了中国与欧洲合作的持续深化。中欧研究人员的交流,正是推动这一关键技术成功发展的重要环节。希望多方共同推动中国与欧洲的膜研发合作迈向新高度。


谭远国致辞

谭远国在致辞中表示,技术创新是膜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本次大会以“膜与膜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致力于推动先进膜材料与膜技术在化工、医药、环境等领域的可持续应用,这与威海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设精致城市的目标高度契合。希望未来继续深化与欧洲伙伴的合作,共建膜技术联合实验室,推动威海膜企业与欧洲企业开展技术共创、市场共享,让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威海走向世界。


马军教授作主旨报告

在会议主旨报告环节,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教授以“未来可持续城市水系统”为主题,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未来城市水系统的源头减污降碳、工业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资源逐级分离利用、绿色低碳膜分离技术的需求与应用前景等构想,展望了未来城市水系统建设愿景,为未来城市水系统应用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与指引。




本次大会以“膜与膜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共设有21场专题学术报告、26场学术交流报告以及2个博士生论坛、1个研究生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展示先进膜材料与膜过程在水处理、化工分离、海水淡化、气体分离等领域的前沿应用与工业案例,探讨膜技术在未来可持续城市水系统、源头减污降碳、绿色低碳膜过程、绿色膜材料与废弃分离膜吸附等相关领域的创新与合作。(程喜全 魏文爽文/图


创建者: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