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区党委统筹部署下,校区“四十年奋斗扬帆破浪高质量发展突破跃升”专题培训班于7月15日至7月20日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举办。培训班由校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赵国亮带队,部分中层领导人员和青年人才共计49人参加了培训。
赵国亮作开班式动员讲话。他指出,今年是校区办学四十年,同时也是校区“高质量发展突破跃升年”。未来校区将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立足海洋,服务山东,拓展国防,走向国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定位,实施“4135”特色发展计划。他对参加培训的干部和青年人才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学细悟,以学促干。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沉心静气、专注学习,立足大局、拓宽视野,在学思践悟中提升政治判断力与战略思维,将学习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确保学有所用、用有所成;二是要学以致用,担当作为。围绕国家战略科技与人才部署,明晰自身职责坐标和发展路径,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以主动担当彰显培训成效;三是要严明纪律,确保成效。严格执行培训规定,自觉维护学习秩序,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以扎实学风保障培训质量,切实达到能力提升目标。
此次研修班融汇“浙江特色”“浙大特色”,聚焦校区主动融入学校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大坐标系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名师讲堂、现场教学、圆桌论坛、小组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研讨。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青年人才全面思考、聚力落实推动校区事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持续深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内部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
培训班精心策划了系列课程,浙江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叶高翔作《深学笃行,建设教育强国——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报告,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专职副秘书长陆飞华作的《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浙大“人才观”和“三支队伍”建设》报告,教育学院副院长李艳教授作《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未来发展》报告,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博士生导师、浙大求是特聘教授徐志康作的《科研能力提升及科研团队建设,推动高校创新驱动发展》报告,能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浩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以浙江大学为例》报告。报告充分展示了在举旗定向、攻坚善治、拔尖造峰、开源赋能等方面改革发展的“浙大经验”。报告内容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价值,为校区各方面工作开展提供了创新思路。报告结束后学员们积极与专家深入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主动对照本职工作,深入思考改革创新举措。
培训期间,学员先后参访了浙江大学党校教育展陈馆、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硅及先进半导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省CMOS集成电路创新平台等实践教学点,深入了解高校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校地战略合作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情况。
本次培训班分为3个小组,开展了“同行赋能明道优术”圆桌论坛、小组专题讨论等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加快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抢抓时代机遇,主动对标先进,积极借鉴浙江大学优秀的办学经验;二要聚焦核心任务,强化党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提升办学质量;三要强化人才支撑,完善引育机制,充分激发办学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赵国亮在结业式讲话中对本次培训做总结:一是培训学习“来对了”,浙大经验对大家启发颇多,要持续精研培训内容,促进先进经验在校区落地生根;二是优秀经验“学到了”,在工作中要强化实践应用,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校区实际思考,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三是以学促行“消化了”,主动提升素质能力,服务发展大局,在攻坚克难中彰显实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