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40年 · 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思考”专题报告

4月14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在功学楼202报告厅为师生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思考”专题报告。校区校长谭忆秋与部分师生共同聆听。报告会由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王大方主持。

孙逢春教授目前担任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他在报告中回顾了我国新能源汽车(NEV)的发展历程,以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针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他讲到,从“十五”计划开始,我国经过连续5个“五年规划”重点攻关与试验示范,形成了高水平自主可控的NEV核心关键技术及产品生态体系,目前正处于第四次电动汽车发展浪潮,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过1000万辆,市场规模持续领先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交通领域“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孙逢春从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走向何方、强国战略与能源+双碳发展战略、国家能源安全/绿色发展/自主可控、新能源汽车与绿色能源融合等方面,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用“12610”总结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愿景,强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路网绿色能源融合技术将是未来国家重大战略技术方向,提出了未来新能源汽车十大关键领域技术。

在交流环节,孙逢春针对现场同学提出的有关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他讲到,智能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经关口,在汽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希望同学们广泛关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通过学科交叉实现协同创新,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孙逢春院士的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汽车相关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广大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工作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张玉芹 李卓青 文/图)





创建者: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