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是借鉴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IYPT)模式的一项全国顶级赛事,从开办至今已吸引百余所高校学生的参加与观摩,该竞赛为国家级比赛项目,是我校认定的保研加分比赛,部分招收研究生的大学和科研院所还将其作为面试研究生的参考项目。现将校内选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竞赛试题
本项竞赛以汉语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竞赛题目是第三十五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就竞赛公布的题目。详见附件一。
赛制
本次校内选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阶段,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30多名参赛同学组成19支队伍。
初赛
初赛以正反比赛模式进行,分成5个会场同时进行比赛。
时间:2022年3月5日(周六)上午8:00到12:00。
地点:大活223,229,323,327,329
准备要求:自带电脑(能连接投影仪),准备正方反方PPT。
比赛流程:Ⅰ.主持人自我介绍,评委自我介绍,参赛队伍的队长介绍队员。Ⅱ.在白板上记录正方反方报告人的姓名。Ⅲ.按照流程展开辩论。
流程 | 时长(分钟) |
正方报告 | 10 |
反方提问 | 2 |
反方准备 | 2 |
反方报告 | 2 |
正反双方讨论 | 8 |
评委给出分数 | 2 |
评委点评 | 3 |
休息 | 5 |
正反双方调换角色(重复上述流程) | 34 |
休息 | 5 |
总计 | 68 |
队伍名单及对战表:详见附件二。
对抗赛中对不同角色的要求:
1、正方就某一问题做陈述时,要求重点突出,包括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理论分析以及讨论和结论等。
2、反方就正方陈述中的弱点或者谬误提出质疑,并与正方展开辩论,最后总结正方报告的优点与缺点。但是,反方的提问内容只能是基于正方报告的内容,不得包括反方自己的实验结果或方案。
3、在每一阶段的比赛中,每支队伍只能由一人主控发言,其他队员只能做协助工作,可以和主控队员交流,但不能替代主控队员进行陈述。在每一轮对抗赛中每个队员最多只能作为主控队员出场一次。
4、初赛结束后,评委依据评分标准分别对正方反方及个人进行打分,最终选取共22个人参加决赛。
决赛
决赛比赛队员由初赛选拔出来的22名参赛同学以2人组队模式组成11个队伍比赛。决赛以正反模式进行循环比赛。
决赛分为三个会场。
时间:3月6日(星期日)上午8:00到12:00.
地点:大活227,225,223
比赛流程:
Ⅰ.主持人自我介绍,评委自我介绍,参赛队伍的队长介绍队员。
Ⅱ.在白板上记录正方反方评论方报告人的姓名。
Ⅲ.按照流程展开辩论。
流程 | 时长(分钟) |
正方进行所选题的报告 | 12 |
反方向正方提问,正方回答 | 2 |
反方准备 | 2 |
反方的报告(最多3分钟),正反方讨论 | 13 |
正方总结发言 | 1 |
打分 | 2 |
裁判点评与讨论 | 5 |
总计 | 37 |
队伍名单和对战表:周六晚上根据初赛成绩,选出的22名同学组成11组按照所选辩题进行循环对战。每队2个同学在比赛中每个同学只能担任正反中的一个角色。组委会根据报上来的情况进行分组并当晚公布对战表。
角色要求:和初赛要求相同。
选拔标准:评委依据评分标准分别对正方反方进行打分,3个会场根据同学们表现选出10名选手进入校队参加后续比赛。
对抗赛中对不同角色的要求
1、正方就某一问题做陈述时,要求重点突出,包括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理论分析以及讨论和结论等。
2、反方就正方陈述中的弱点或者谬误提出质疑,并与正方展开辩论,最后总结正方报告的优点与缺点。但是,反方的提问内容只能是基于正方报告的内容,不得包括反方自己的实验结果或方案。
3、在每一阶段的比赛中,每支队伍只能由一人主控发言,其他队员只能做协助工作,可以和主控队员交流,但不能替代主控队员进行陈述。在每一轮对抗赛中每个队员最多只能作为主控队员出场一次。
评分标准
正方
内容 | 表达 | 讨论 |
-物理的正确性 -论据是否切题 -科学方法的正确运用 -实验、理论及其一致性 -结论的说服力 | -思路清晰 -公式和符号的正确解释 -正确的模型,量纲的一致性 -视频资料(现场实验,音频,视频) -表达清楚 -正确的参考文献 | -物理的正确性 -论据是否切题 -恰当及扎实的物理知识 -客观的辩论 -对反方异议的讨论 -礼貌的态度 -对评论方的回答和总结发言 -评委的问题和回答 |
分数 (0-4) | 分数 (0-2) | 分数 (0-3) |
机动分数 (0-1) |
| 总分(0-10) |
反方
问题 / 表达 | 讨论 |
-提问是否离题 -物理的正确性 -表达清楚易懂 -指出正方的优缺点 | -物理的正确性 -论点是否切题 -恰当及扎实的物理知识 -礼貌的态度 -讨论正方的报告内容 -正确回答评论方与评委的提问 |
分数(0-4) | 分数(0-5) |
机动分数 (0-1) | 总分 (0-10) |
理学院光电科学系
物理学术与科技创新学会
2022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