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聚力 引领成长 校区“卓越”青年人才领航工作站启动

3月3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卓越”青年人才领航工作站启动仪式在主楼2号会议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沈世钊和校区党委书记张淑娣为工作站揭牌并讲话。启动仪式由校区党委副书记王彦岩主持。各学院党委书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首批入站的青年教师参加启动仪式。




沈世钊对青年人才工作站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工作站“以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引导青年人才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工作理念给予充分肯定。他回顾了哈工大“八百壮士”的由来,分享了自己对于“八百壮士”精神和“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的理解,激励青年教师把个人前途同国家命运和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赓续哈工大人“爱国奋斗”的优良传统,以“敬业实干”的精神接续奋斗,立志做德才兼备、胸襟开阔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




张淑娣在讲话中强调了青年人才工作站成立的背景和意义,对青年人才和工作站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她讲到,事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兴校强校的第一资源,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校区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发布了人才强校战略行动决议,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此次成立“卓越”青年人才领航工作站,是校区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和校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平台的重要探索,体现了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青年人才成长的热切期盼。

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张淑娣对入站的青年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一是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大先生”,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怀“国之大者”,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争当塑造青年学生的“大先生”;二是要做弘扬“八百壮士”精神的传承者,自觉把个人事业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主动融入一校三区融合发展大格局,为学校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新百年卓越之路贡献力量;三是要做建设高水平特色校区的排头兵,不负老一代“八百壮士”的期许和嘱托,主动扛起责任、挑起重担,在校区第七次党代会谋划的宏伟蓝图中实现自我价值、开创美好未来、成就更大事业。

她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将工作站启动作为落实校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再动员,进一步强化“紧紧依靠人才、充分用好人才、团结凝聚人才”的工作理念,发挥“强引领、促交流、搭平台”作用,为青年人才学术交流、学科交叉合作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和更有利成长的创新平台,激发青年人才尽显其能,大显身手,为推动校区高质量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启动仪式上,工作站执行站长、校区科技发展处副处长郭宁教授介绍工作站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工作理念。根据工作站实施方案,青年人才工作站站长由校区党委书记张淑娣担任,首批入站成员25人,包括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哈工大拔尖系列人才、长聘准聘岗人才和青年优秀教师。校区成立工作组负责工作站的具体工作,校区党委副书记王彦岩担任工作组组长。校区将在团队人才引进、研究生培养、教研立项、学科建设和科研经费等方面对工作站成员给予政策支持和适当倾斜。

新能源学院苏新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刚教授作为工作站成员代表发言,表示将不负学校和校区的期望,牢记前辈和领导的嘱托,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各项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为哈工大新百年卓越发展和威海校区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特色校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建者: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