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日报:为祖国海疆铸造千里慧眼——“时代楷模”刘永坦与威海的不解情缘

9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授予刘永坦“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当天晚上,CCTV-1《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了矢志筑牢祖国“海防长城”的杰出科学家刘永坦院士的先进事迹……一时之间,社会关注,媒体聚焦,这位耄耋老人再次引得千万目光瞩目。



刘永坦是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坚持家国情怀、矢志科技报国的“时代楷模”,与威海有着深厚的缘分——1988年,刘永坦带领团队在威海海岸成功研制建立了我国第一部新体制远距离雷达实验系统。从此,他步履不停,突破系列关键技术,育杰出人才,铸国之重器,为祖国海疆铸造千里慧眼。


9月30日,记者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雷达站。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刚从北京代表刘永坦院士领奖归来的哈工大(威海)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雷达站站长于长军教授,听他讲述刘永坦院士40年攻克难关的故事。

手写20余万字,拿下新体制雷达立项


对我们的海域只有看得远才能做到保护得远。新体制雷达能突破传统雷达探测“盲区”来发现目标,是海防战线上决胜千里之外的“火眼金睛”。


20世纪80年代初,强烈的忧国意识和深厚的科学素养,让刘永坦萌生了研究远距离探测装备的宏愿,决心彻底改变我国对海探测的落后局面。


然而,这样一项国家重大需求,却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理论和技术。“当时国际上同类雷达也都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而且严密封锁。”于长军说,研究这项技术,对团队,对刘永坦个人,都具有很大的风险,很可能几十年下来都没有任何成果,也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


但刘永坦始终坚信:自我创新、另辟蹊径是突破科学难题的唯一途径。为了争取当时航天工业部预研部的支持,团队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拿出了一份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


这20万字的报告,是团队成员一笔一画,手写出来的。当时没有计算机、键盘和屏幕,更没有打印机、A4纸,有的只是墨水和普通稿纸。“想象一下,一页稿纸300字,光一份方案报告,就得700多页,全都手写。”于长军回忆说,光写废的纸摞一起就有半米高。


那时,与刘永坦一起,6个人伏案研究、奋笔疾书,“喝光”的墨水瓶更是不计其数,写字快的“功夫”就是在那个时候练出来的。


新体制雷达涉及信号发射、接收、信息提取等各个环节,每一处刘永坦都要求大家必须实现理论技术的创新,在实践中获得检验,反复锤炼成千上万次才能通过。


他带着团队从零起步,系统突破了地波激励原理、多类型目标散射特征、海杂波背景目标检测机理等基础理论问题,创建了新体制探测理论体系,实现了海防预警科技的重大原始创新。


1986年7月,航天工业部在哈工大举行了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成果鉴定会并给予高度肯定。从此,新体制雷达从预研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

在威海白手起家,建起全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


“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实际应用,就如同一把没有开刃的宝剑,中看不中用。”1986年,刘永坦提出了建立新体制雷达实验站的想法。


雷达站建在哪儿?这成为刘永坦和大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新体制雷达主要是对海观测,雷达站也必须建在海边,最初有人推荐了江苏的启东沿海,也有人将眼光投向了山东威海的刘公岛。


刘永坦经过多方考虑和慎重选择,最后选择了刚创建不久的哈工大威海校区校园的海边。当时的哈工大威海校区刚刚建起第一座教学楼,整个校园除了果园就是荒地。但刘永坦认为,雷达站的建设要依托威海校区,也会为校区未来的发展作出贡献。


1988年,在学校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实验站在威海校区校园海边动工。由于新体制雷达不同于以往的微波雷达,工程化难度非常大,批复的经费在采购完必要的仪器设备之后,可支配的资金已所剩无几。


团队里有人打了蔫儿,刘永坦话语铿锵:“如果没有难点,还叫什么科研!”


选址地远离人烟,科研人员住在四面漏风的简易房子里,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干就是几个月。


生活不便,他们经常用冷面包充饥;交通不便,他们顶风冒雨,单程徒步3公里往返驻地和雷达站……刘永坦带领大家没有退缩,而是想尽办法争取多方支持,渡过难关。

1989年,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建成,中国人用8年时间,赶完了西方国家二三十年的路。1991年,新体制雷达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刘永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他一生致力于我国雷达事业发展,带领团队成功建成了我国首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功能的对海新体制雷达,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些年,刘永坦带领的团队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30多人,在自己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起一支“雷达铁军”,带出新体制雷达领域老中青三代人才的“梦之队”。他带领团队从实验场转战到应用场,着力解决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的实际应用转化。


而威海雷达站已孕育出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在仍然承载着新技术、新机理的研究任务,成为工信部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的外场实验基地。


“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再提起威海雷达站,刘永坦院士依然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于长军说,1990年至今,每年刘永坦都会回到威海,呆上一阵子,潜心研究。


这里有美丽的海滩,海鸥不时高亢鸣叫。挺立的雷达天线阵也像这聪明、勇敢的精灵,永不停歇捕捉着来自远洋的信号。在刘永坦看来,它们仿佛早已有了生命,是团队中的“特殊成员”,凝结着很多人毕生的心血和梦想。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如今,耄耋之年的刘永坦,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在他的设计推动下,“21世纪的雷达”将在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大显身手,造福于民。


“一项任务完成了,就要开始下一项,只有研制出性能更好的产品,才能给国家交上满意的答卷。”他说。


“刘永坦院士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个人的追求。’作为他的学生,我们将继续在威海、在老师挥洒青春汗水的地方,面向国家未来远海战略需求,规划实施对海远程探测体系化研究,为构建‘海防长城’添砖加瓦。”于长军说。




创建者: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