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海棠书院】《威海历史寻迹》实践课带领学子在实践中学党史

424日下午,海棠书院通识课《威海历史寻迹》实践课顺利开展,书院导师孙建军、辅导员吴爱凌带领书院学生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了威海市的相关历史教育基地,依托威海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将党史教育与书院课程相融合,在书院导师的带领下,在实践中学习党史。

下午两点半,同学们在东山宾馆礼堂门前的看台集合,此看台是曾经的清朝北帮炮台之一的祭祀顶炮台孙建军为同学们介绍了刘公岛旗顶山炮台的历史故事,并带领大家沿海行走,找寻北洋海军建设在刘公岛上的六大炮台之中的另外两个——黄泥崖炮台和北山嘴炮台。随后孙建军讲到了威海卫之战,这场战役见证了国帜三易当时一名北洋海军的普通水手见证了中华民族这样屈辱的时刻退出军队后投身教育事业,而他就是南开校长张伯苓先生。在孙建军带领下,大家参观了海源公园的四眼楼之后,来到了一战华工纪念馆,一战华工纪念馆是我国首家华工专题纪念馆,展览选取了大量珍贵图片、文字和视频史料,以沙盘、模型还原了一战华工当时的部分工作场景,近200件历史实物生动展示了一战华工的历史。孙建军为同学们讲解了一战华工对五四运动的重要推动作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思想上干部上准备。





通过此次实践课,在书院导师的带领下,依托威海地方党史资源,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书院通识课程相融合,同学们在实践课中认真听讲,更加深入地了解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吴帅康/文)(刘佳瑞/图)


创建者:童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