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小班行】徐晓飞校长与青年学子共话党史

 “我1984年入党的时候跟你们差不多大,也是豪情满怀的年纪,一晃快四十年过去了,回望跟随党走过的路,我问心无憾,为党奉献的初心,也始终不变。”421日晚,哈工大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徐晓飞走进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菁英班(1807801班),与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共话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引领学子赓续红色血脉,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海洋学院党委书记张颖主持活动,班主任陈国福、辅导员曹竞参加活动。

在百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历经千难万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怎样的智慧和力量?青年学子应该怎样将个人成长成才融入时代伟业?围绕着这些问题,徐晓飞结合《中国共产党简史》和红色沂蒙精神,带领同学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深情讲述了斗争中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生动介绍了党前进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深入分析了党的重大方针政策、重要战略部署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切感悟“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伟大真谛,鼓励学子传承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徐晓飞讲到,哈工大学子的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身负许党报国的光荣使命,要在党史学习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主动把个人价值融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建设之中。他对青年学子提出四点期望:一是要学史明理,提高站位。不仅要深刻了解党的历史功绩,更要深刻解读历史性变革中蕴藏的内在逻辑,历史性成就背后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和宝贵经验,在学习党史中开拓大视野、大心胸和大格局,将党的伟大思想和先进方法论同当前国家发展问题的求解途径相结合,与未来事业和人生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抉择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推动发展。二是学史增信,坚定信念。要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努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国家发展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三是学史崇德、追求卓越。要在学习党史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向革命伟人学习,严于修身律己,全面提升能力和素养,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四是学史力行,勇开新局。要深入学习党史和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努力开拓哈工大新百年之新局、威海校区新发展阶段之新局,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做出更大贡献。

“校长的讲话让我深受触动,心中激情澎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中,我急切地渴望涌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朵浪花。”交流中,同学们结合家乡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变化、新冠肺炎疫情中身边亲人驰援武汉的经历、红色电影和书籍的观看感悟等,分享了各自学习党史的体会,并纷纷向徐晓飞校长诉说未来的规划和胸中抱负。

“我要在生物领域深耕,有所建树。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今天与校长面对面交流,让我更坚定了在生物领域造福人民、实现自我价值的决心。”

“我要出国深造,带着一身本领回来建设祖国,为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出一份力,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青年一代的能量、我们哈工大学子的风采。”

“我毕业后希望进入龙头企业,在国家发展需求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工作岗位上贡献哈工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

徐晓飞认真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并和大家亲切交流,为大家的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鼓励学子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有理想、有信念、有目标,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发展,在不懈奋斗中走向成功。他深情寄语学子们:你们是海洋学院菁英班的学子,要在大学期间努力求知、增能、成才,带着向海图强的信念坚定地走好未来的路,相信你们凭借哈工大人的情怀和素养,靠着自身的踏实拼搏和奋斗,定会为党和国家做出新的贡献,建功立业新时代!”

据悉,1807801班是哈工大(威海)与中科院研究所联手共建的菁英班,曾获得过“哈工大先进班集体标兵” “哈工大优秀团支部标兵”等荣誉。班级始终将思想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全班100%递交入党申请书,100%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比例29%。获得“校社会实践校级一等奖”,班级平均学分绩84.6,校长杯等科技竞赛参赛率75%2名同学发表SCI论文两篇,1名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专利,3位同学于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奖。班级同学班级贫困生比例高达42%,大家用爱支撑梦想,通过勤工助学、校内外兼职打工解决部分生活费,累计获得各项奖学金11.63万元。





(记者 谭璇月 文/图)



创建者:谭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