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0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的领导、计算机教学负责人、联盟成员高校单位联络人及计算机教学负责人、建设或者使用计算机类MOOC的主讲教师及团队成员、企业代表合计500余人现场参加大会,线上20万人次观看会议直播。
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CMOOC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徐晓飞以《共建共享线上线下金课 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题,代表联盟做2020年工作报告,对我国MOOC的发展、CMOOC联盟主动应对疫情开展教学改革、慕课协同教学模式在抗疫在线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疫情期间计算机类课程在线教学情况以及CMOOC联盟今后的工作安排等方面做了深入介绍,受到热烈欢迎。
报告指出,2013年11月,教育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指委、软件工程专业教指委和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联合举行“第一届全国高校MOOC与计算机课程建设研讨会”,联合倡议成立“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MOOC联盟旨在积极倡导、引领和推进MOOC建设,促进计算机教育的创新改革,提高计算机教育的质量,推动教育公平的实践,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内外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地位与影响。自CMOOC联盟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课程建设,2015至2019年建设175门MOOC课,评选102门优秀MOOC课。其中,有48+25门课获评2017/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有14门联盟课程认定为首批“国家一流课程”。2019年入选CMOOC联盟的248个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项目中有20个项目成功认定为首批“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报告介绍,疫情期间,CMOOC联盟积极采取行动应对疫情,于2月8日发布倡议书,号召联盟600余家成员单位、24个地区工作委员会、8个地方培训中心、15个课程工作组和高校师生并肩作战,充分利用慕课的独特优势及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在线教学。随后,CMOOC联盟通过公众号平台发出20余篇“CMOOC联盟在行动系列活动报道”,由点及面,带动了高校开展计算机类课程在线教学的热情。CMOOC联盟为助力广大高校师生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练”,通过征集、发布的方式,联合联盟成员高校和企业单位,推出了一批在线实践教学平台,提供了包括线上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案例、学习交流社区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资源向全国高校师生免费开放使用。此外,CMOOC联盟组织开展直播课等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网络在线教学技术,探索线上教学模式创新与教学方法改革,一批名师名课“走进”高校,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积极贡献。
CMOOC联盟在实施慕课“建学用”的过程中,将慕课与我国高校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出并实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跨区域跨校“基于MOOC/SPOC的‘1+M+N’协同教学模式”,即通过1位或1组名师建设优质慕课,以共建共享方式跨区域协同“M”多所高校教师组成联合课程组,以MOOC/SPOC及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实施协同式混合教学来完成对“M”所高校的大规模“N”个学生的教学,共同使众多学生受益,实现“一师带多校,多校带多群,跨校协同,群群互动”,带动提高了多所高校的教学水平。
最后,徐晓飞介绍了CMOOC联盟2021年重点工作。第一,专业慕课,面向新工科建设与未来专业建设开发一批新型优质MOOC/ SPOC课程,形成计算机类若干专业方向的系列核心课程。第二,产学协同,深化IT行业领域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计算机类专业MOOC优质资源与认证体系、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体系,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第三,试点学院,围绕疫情后新常态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管理,深化计算机类慕课建设与应用试点学院,构建新型的专业教育体系。第四,培训提高,开展基于MOOC/SPOC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方法培训,提高教师和TA教学能力、地方高校的教学水平。报告获得了参会人员的热烈掌声并引发热议。
次大会包括特邀报告、圆桌论坛、“混合式一流课程”论坛和“产学合作一流课程”论坛等四个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就推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谷松林、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