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7日,由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指导,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师资培训基地(威海)联合举办的“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高级研修班(第一期)”在哈工大威海校区成功举办。来自河北、河南、辽宁、湖北、江西、山西、广东、山东、北京等省份的20余所院校近50位学校领导、教务部门负责人、新工科专业建设负责人与一线教师参培训。
会场全景
此次培训以新理念、新特征、新知识、新模式、新路径、新人才为引领,全面聚焦新工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重点对我国新工科建设领域“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这一典型代表与成功做法进行深入解读,系统介绍基于新工科“8Π模型”的“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的内涵、模式、路径、特色、成效,以真实案例讲解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思路与人才培养体系,研讨教育部最新印发的《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新工科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
哈工大(威海)张文丛副校长致辞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校长张文丛为研修班开班致辞。他讲到,哈工大一向重视工程教育改革与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2017以来,哈工大以威海校区为试验区开展了新工科建设,设立了一批新工科专业/方向,先后有9个专业成为教育部批复的新工科专业,全面系统地率先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了“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承担的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优秀排名第一,2020年6月,我国首批新工科专业毕业生从哈工大威海校区走出。他指出,新工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重大创新,不仅在我国、也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在教育部的带领与统筹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由“轰轰烈烈”向“扎扎实实”逐步推进。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深入了解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建设体系,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架起各个学校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加深彼此的深入了解,促进学校间深度合作。
哈工大(威海)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冯英涛主持开班式
培训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副处长、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秘书长张策以《以需求为导向,推进新工科改革,实现专业建设提质升级》为题,从专业建设、基本知识、培养方案、专业认证、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新工科建设案例、未来技术学院8个方面做主题报告。
哈工大(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CFF高级会员、山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CMOOC联盟山东工委会副主任、“服务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专业建设负责人初佃辉教授,哈工大(威海)海洋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负责人黄博教授,哈工大(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海洋信息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负责人刘功亮教授,哈工大(威海)新能源学院副院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负责人宋蕙慧老师就相关新工科专业建设做专题报告。
参训人员与报告人交流互动
培训期间,参会人员围绕新工科专业建设相关内容,同授课专家展开交流互动,研讨氛围浓厚;通过实地走访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重点实验室等场所,现场交流经验,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环境建设与培养模式改革。参加培训的老师们对此次新工科领域的高级别专题研修活动给予高度赞扬,认为研修内容契合我国新工科建设的最新精神,用真实鲜活的案例深入阐述了我国首批新工科专业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一次难得的现场学习体验。
研修班合影
据悉,第二期研修班将进一步深化新工科建设过程与实质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进一步突出对新工科建设专业典型真实案例进行剖析,为更多学员学习和掌握新工科建设知识带来指导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