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副市长张伟来校区调研

923日下午,威海市政府副市长张伟来校区调研,听取海空天一体化对海观测平台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汇报,并与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徐晓飞等在主楼二号会议室座谈。哈工大原副校长、威海校区首任校长强文义参加了座谈会。威海校区副校长张文丛主持座谈会。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志权代表团队介绍了海空天一体化对海观测平台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重点结合天基支撑平台“威海壹号”卫星的建设背景需求、技术优势、预期目标等做了可行性分析。“威海壹号”卫星面向航运安全、渔业监管、经济贸易、环境保护和监测等应用业务场景需求,重点突破了现在海上监测数据无法实现高速率双向实时传输及可视化的瓶颈,有望与现有的空基、海基、岸基平台实现高效协同,可彻底解决航运安全保障、海上贸易和海洋捕捞的有效监管、灾害和污染的有效监测等行业发展的难题,是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海空天一体化对海观测研发团队历时4年,和合作伙伴共同以数据高速通信、船舶姿态探测及高分辨可见光遥感等系列载荷瓶颈技术为突破点,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海洋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军委科技委及装发各类项目,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并逐步建成了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高效精干、协同有序的科研合作队伍,为实现校区“一二三四”重点学科发展战略奠定重要基础。以发射“威海壹号”卫星为牵引,可助力地方规划发展微小卫星载荷研发生产基地、海洋监测卫星制造和运维基地、海测卫星应用业务服务基地,力争建成国内富有特色海测卫星制造及应用产业;同时,通过进一步优化空基、海基及岸基平台技术产品,有望打造产值达数百亿的海空天对海探测产业集群。


张伟对此项目的前期建设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要以“威海壹号”建设为抓手,形成卫星研制与发射、数据服务、激光通信以及相关芯片产业等在内的系列相关产业链,带动其他海洋智能装备产业的互补发展,为威海市的海洋探测、海洋经济发展、精致城市建设、海洋科技城等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为威海市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强文义从“威海壹号”在海洋探测、海洋航运安全、渔业监管、经济贸易、环境保护和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分析了“威海壹号”卫星研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希望此项目能在完善海空天一体化对海观测体系的同时,为威海市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徐晓飞在讲话中结合威海市海洋经济建设和精致城市建设的要求,介绍了“威海壹号”卫星未来在海上贸易、海洋探测、渔业监管、环境污染监测与整治等方面将会起到的重要作用。他表示,此项目的推动也将为威海市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威海校区科技发展处处长张兆心等参加了座谈会。

   (记者  隗海燕  /)


创建者:隗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