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高教】徐晓飞:后疫情时代新常态下新工科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8月2日,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导、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后疫情时代的新工科教育:挑战、机遇与应对”研讨会在线上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徐晓飞教授应邀出席并作大会报告。



  作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组长、教育部新工科建设专家工作组成员、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徐晓飞教授在报告中围绕后疫情时代新工科教育的挑战与对策,介绍了疫情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格局变化及挑战、后疫情时代新工科建设的新形势和新常态下高校新工科教育的对策,并介绍了哈工大新工科“8∏”模型方案及实践。


后疫情时代,新工科面临六大新挑战与全面变革

  徐晓飞指出,全球疫情的蔓延让人们认识到,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全球合作是抗击疫情唯一的正确选择。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总体要求,全国所有高校都开展了应对疫情的在线教学,保证了新学期正常教学秩序。全面大规模在线教育改变了教、学、管与教学形态,在线教学、云端课堂、网络主播、电子签到、在家学习等成为疫情期间的常态。

  徐晓飞认为后疫情时代,新工科教育将面临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关系、协同育人、教育参与方式、教育供给方式六大新挑战与全面变革。

  在教育理念方面,教育将进一步回归到育人本位上,突出人才综合素质与适应能力培养,强调学科交叉与复合型创新人才;

  在教学方式方面,智能在线教育将发挥更加重要作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被更多采用智能化教育赋能教学手段与过程;

  在教学关系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将成新常态,教与学角色变化,学与习作用互补,将促进教学关系更加公平、更加平衡;

  在协同育人方面,将形成跨校跨院学科交叉协同育人、产学研合作多方位协同育人、国际合作跨区域在线协同教学三大新模式;

  在教育供给方面,网络在线教育供给将成为主流方式,高校与企业联合提供教育服务,在线教育平台企业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教育参与者方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在线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企业与社会力量将更多参与教育过程,政府也将整合社会资源支持高校教学。

哈工大的应对策略:新工科Π型方案及实践

  据介绍,近年来哈工大经过不断改革实践,探索出“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构建面向未来可持续竞争力的敏捷教学体系,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与复合型领军人才。

  该方案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国际交流、通专结合、学院书院等8个方面归纳出8个“Π模型”,进而构建由8个“Π模型”组成的“Π型”方案。“Π”形似两个相连的“1”,寓意为“1 + 1 > 2”;强调了“1个专业+多专业”的交叉融合理念、“1个学校+多个企业/合作伙伴”共同培育创新人才的模式。

  同时,“Π”是圆周率,寓意着新工科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圆及开放教育生态。方案涉及培养新工科人才相关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产学协同育人、通专结合教书育人、国际联合培养以及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形成有机统一的新工科教育体系及其解决方案,体现了哈工大新工科建设的多方面交叉融合协同教学的思想。

  目前威海校区已建有9个新工科专业,2020年6月首批100余名新工科毕业生走出校门。徐晓飞强调,“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带来了麻烦,但也为我们探索后疫情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新方法带来了新机遇。我们将主动应变,化‘危’为机,改革创新,创造未来!”





创建者: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