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从物理空间上暂时阻断了师生相聚丁香园的脚步,但在线教学正以一种隔山跨海的方式,将天南海北的工大学子紧紧凝聚在一起,相聚“云端”。信息化时代和各方的共同努力让2020的春季学期如约而至,通过尺寸屏幕和数字化信号,时差、网络、互动等问题都被一一克服,弹幕、签到、在线答题等手段也让师生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屏幕上不断送出的“鲜花”和“火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和互动的热情。听听船舶土木的同学们都怎么说!
赵世鹤
“到了2020年,老师和学生都不用去学校了,在家里就能上课。”
——船舶专业17级本科生赵世鹤同学没想到原先中学作文里的一句话,在今天疫情的影响下将“家里蹲大学”变成了现实。
小屏幕连接大课堂,学风不变,热情不减。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是宫晓博老师的船舶结构力学,采用中国大学MOOC录播与QQ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同学们终于又在一起了,隔着屏幕都能体会到那种久违的亲切感;网络授课不改变的是100%的出勤率,课上同学们也通过语音和评论积极与老师互动。特殊时期,改变的只是上课的形式,却不能改变学习的热情和本质。
我知道这短短一堂课的背后代表着什么。正式开课之前,老师针对新授课方式重新备课、尽早搭建线上学习交流平台,反复测试确认,准备多种备选方案,将直播效果的反馈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学院的督导老师们也进入了全部的线上课堂,为“云”端教学保驾护航。
虽然网络授课给予了师生极大的挑战,但我相信这特别的新学期一定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的独家记忆。坚定信心,共克时艰,期待着早日重返校园。
马希鹏
“在家上大学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全家一起上哈工大!”
——土木专业17级本科生马希鹏第一次在上课的时候身边没有了同学、看不见讲台上的老师。而作为专业学霸的他对于学习有更深的感悟,他认为此时此刻的自律成为了保证学习效果的唯一屏障。
在家学习采用SPOC自学结合课堂研讨的教学模式,在课前自学一部分知识,然后实时课堂转变成讨论探究形式,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之前自学时留存的疑问,老师也能够根据课堂讨论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在家里上大学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父母家人有时也会在一旁认真聆听,现在可以说是全家一起上哈工大了。
田昕泽、田旭泽
马乾晟、马乾宸
“别人很羡慕我和同学在家一起上网课。”
——船舶学院有两对双胞胎兄弟,船舶学院的哥哥马乾晟和信息学院弟弟马乾宸,还有来自船舶和计算机学院的田昕泽、田旭泽,他们都是在19年的夏天共同考上了哈工大(威海),成为了邻里乡亲口中有出息的大学生。
不同于其他同学独自上网课的情形,兄弟二人在家中书桌紧挨,有相同的基础课或者彼此感兴趣的课程,就互相“蹭课”,同一门课甚至还能体验不同老师的授课方式,更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与“同学”坐得这么近上课,也是很让人羡慕的经历吧。兄弟俩表示:“相比于平时上课能交流的只有身边的几个人,聊天室的存在让整个班的同学都可以互相交流。比起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不会存在后排的同学看不清黑板的问题,大家也不用六点钟起来占座了。相比于传统点名方式的点到,网课的课堂签到更加节省时间,回答问题更加方便,老师可以清楚地看到同学们的选择,及时检验同学们课上的学习成果。”
虽然不能亲眼看到老师在讲台前激情四射的讲授,不能亲身感受课堂里同学环绕的氛围,觉得有一些遗憾,但是相信我们一起会在网络上上好每一课,认真过好每一天,以实际行动抗疫情、求真学,待到春暖花开,相聚美丽的校园。
卢家辉
“沧海横流,方显哈工大学子的别样担当”
——2月24日,来自土木专业18级的卢家辉同学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哈工大师生们正式进入学习工作状态,大二年级不算轻松的学业任务让他不敢松懈。
从课前的预习到课后的总结,每一环都需要不打折扣的完成,而不同慕课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让我对同一知识点有了不同层面上的理解;而从钉钉到云班课,从雨课堂到腾讯会议,辗转各大授课平台的我可谓体会了网课app的百般风情,也算是繁琐的学习生活中的一点小乐趣吧。
最近听到有人说,读书的意义就像钟南山院士那样,救民于水火,护国于危难,这让我很有感触,我想,疫情当前,有人奔赴前线,有人固守基层,而作为未来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工大学子,也应当坚守在我们最基本的学习阵地上,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作为一名哈工大人的别样担当。
陈沛宇
“在家上网课和父母有了时差”
----机械专业19级本科生陈沛宇家住新疆乌鲁木齐,与学校不仅存在3500公里的空间距离,而且还存在2个小时的时差,但他依旧克服各种困难,按时按点完成学习任务。
网络授课虽是疫情时期的新教学模式,但之前都已接触过MOOC、腾讯课堂等线上的学习平台,因此对于我个人而言,网课教学的内容可以很好的接受和掌握,不仅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调整倍速,还可以进行回放。这些都是在家上网课的优势,唯一不方便的是早上八点的网课天还没亮,父母都还在休息,我需要戴耳机听课。如今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这个特殊时刻更应该积极上进,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樊泽华
“抚今追昔,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奋进。”
——机器人工程18级本科生樊泽华相信网络授课对同学们来说虽然新奇,却并不陌生,因为大家早已接触到了MOOC、雨课堂等网络教学软件。
在我看来,网络授课模式独具优势,同学们可以根据需求自主选择上课的节奏与内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满足同学们的个性学习需求。就我个人而言,对于自己感觉接受起来比较容易的内容,可以选择性地提高观看速度;而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可以选择降低授课速度或者观看回放的形式来进一步巩固,在学习机械设计以及数据结构的SPOC时我就用到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同学们时间安排的自主权,利用课上时间进行交流答疑,这种授课方式的某些优点是学校授课无法比拟的。
眼下的新型冠状病毒绝不只是对我们医疗水平的考验,它正在全方面地考验着中华儿女。我们只有充实提升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当民族有危难时,我们才有能力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陈松
“众志成城,凝聚起战‘役’必胜的磅礴力量。”
——来自湖北黄冈疫区的机械专业17级本科生陈松同学,对于网课体验无缝适应,而且很享受独自上课的经历。陈松和家人还对学校和老师们在疫情发生以来持续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
可能大家觉得网课教学少了学习的氛围,没有办法代入到学习的情景中去,但其实就我个人而言,网课教学对我学习方面的影响并不大。首先我觉得是要对网络学习多一点重视,它本来就是正常的教学活动,只是特殊情况下我们换了一个学习的地方。思想上面多一点重视,才能更多的投入学习。然后我觉得网课还可以有意识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比如上课前打好水、吃饱饭 、上好厕所、关好房门,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环境,去除掉浮躁,听起课来效率更高,而且网课还能节省下来很多你在学校里赶路的时间哦。
“无须扬鞭自奋蹄,勇当时代奋斗者。”
网络课堂,同学们也都没有放低自己要求,很多的同学都在踏踏实实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响应国家的呼吁号召,做好一名学生的本分,认真听好每一堂网课,仔细记下每一章笔记。越是艰难越向前,只有做到无须扬鞭自奋蹄,才能在沧海横流的民族危难时刻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