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人百事】寻找哈工大的第一批华人研究生

   哈工大报讯(陶丹梅/文) 今天的哈工大人一定想知道,哈工大招收研究生的历史从何开始?第一批研究生是谁?他们是怎样的人?

  1931年,哈工大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其中中国籍研究生3人:任栋梁、王竹亭、夏舜参。他们3人在哪儿?是否健在?哈工大历史上那些烟云消散,甚至没有文字记载又无任何线索的有价值的史实,那样令我神往……在哈工大博物馆的筹建过程中,只要我们发现一点儿“蛛丝马迹”,就电话追踪、绞尽脑汁地挖掘……2005年,我先联系上了健在的任栋梁夫人、94岁的宋奉勤,后又找到了王竹亭的女儿王弭力,2007年联系到了夏舜参的儿子夏平和女儿夏致明。3位老先生都已作古,是他们的家人把哈工大可圈点的3位历史人物再现在我们面前……

任栋梁

  ——见过列宁的英烈后代 学生运动的勇敢斗士


    任栋梁,1907年生于辽宁铁岭,有着光荣的家庭背景:父亲任辅臣是一位英雄的国际主义战士,精通俄语,在哈尔滨的俄国军官学堂任汉语教官,1908年秘密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18年他将 2000名华工组成中国红军团,被列宁签署编入苏联红军第三军,他被委认为中国红军团团长。他率部队作战勇猛,立下赫赫战功,受到苏维埃政府的嘉奖。列宁曾感叹:“任辅臣,我们红军中的一只红鹰,一只直冲云天的红鹰!”从此,中国红军团被任命为“红鹰团”。



年轻时代的任栋梁


  在1918年11月29日维雅车站的一次战斗中,中国团伤亡惨重,34岁的任辅臣壮烈牺牲。当时的《共产主义者》在评论中国团旺盛的士气和卓越的战绩时说:“中国军队是我们战线上最顽强的部队……”苏联历史上把任辅臣和中国团事件称为“维雅悲剧”。

  父亲牺牲时,任栋梁13岁。苏联政府安排他的母亲和姐弟4人住在莫斯科。1920年列宁专门接见了任栋梁一家。列宁抚摸着任栋梁的头,抱着他的妹妹,亲切地和他们交谈着。列宁称赞他的父亲是卓越的指挥员和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对他的母亲说:“感谢你们啊,用生命支援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任栋梁是最后一位见过列宁的中国人。

  1921春,任栋梁一家回到家乡铁岭。17岁的他因家境贫寒辍学。192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哈工大前身)的官费生,进入预科班,后升入机电系本科学习。

  任栋梁与他英雄的父亲一样也是充满热血、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勇士。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晨光报》报道了此事。任栋梁和高诚儒等商议召集全体华生开会,讨论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当日下午,华生挤满教室。他正做动员时,有人走进教室,说校长要见学生代表。因校长是俄国人,大家一致推举俄语非常流畅的任栋梁去,会议由高诚儒继续主持。

  校长劝说任栋梁不要学上海和北京的学生闹学潮,远水难救近火。任栋梁毫不退让:“这是关系到外国人屠杀中国人的大事,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火烧身畔,万事皆休!”

  任栋梁和同学们没有理会校方的阻拦,他们通电上海表示支援,致全国父老兄弟姐妹书。之后,他们又联合哈市其他学校的学生1000多人打着“哈尔滨学生支援‘五卅’运动”横幅,高喊着口号上街游行。他们还分成几个小组,到三十六棚铁路总工厂、老巴夺烟厂等,慷慨陈词地向工人及家属介绍“沪案真相”,散发传单和讲演。

  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在东北修筑5条铁路,哈市掀起大规模的“反五路”斗争。哈工大发起成立“哈尔滨学生保路联合会”。11月5日,他们带领哈工大和哈市2000多名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反对修筑“五路”。他们高呼“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修筑五路”的口号,直奔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11月9日,哈工大等学校数千名学生示威游行。警察们在靖宇大街街口向学生抡大棒,用水龙头驱赶他们。哈工大学生冲在队伍的最前面。队伍中有100多学生受伤,哈工大就有5名学生受重伤。

  任栋梁和同学何文森等是学生选出的代表。他们与东省特区官员进行了激烈的说理斗争,曹秉钧和张跃庭(后为共产国际地下工作者,烈士)两人以“哈尔滨学生保路联合会”名义去吉林与官方人士陈述保路事宜。《国际协报》和《晨光报》刊登了“反五路”斗争的消息,这次斗争得到全国各界的支持,最后“五路”没修成,学生运动为“反五路”斗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任栋梁不仅有着强烈的爱国使命感,在学习上也出类拔萃。1930年他以每门功课5分的成绩毕业,《晨光报》还对此作了报道。之后他被录取为机电系第一位华人研究生。他曾在中东铁路哈尔滨机务段当过司机、副段长、哈尔滨三十六棚铁路总工厂车辆分厂厂长。“九一八”事变后,他不愿意给日本人做事,愤然离开哈尔滨。他在“建设西北、收复东北”号召的感召下,同妻子和妹妹来到新疆参加建设。1940至1943年,他任新疆建设厅第一副厅长代理厅务,同时在新疆学院任课。他还参加了共产党在新疆的组织 “反帝团团员会”工作。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任栋梁领导修建了“天池水库”和乌鲁木齐的 “红盐池水库”。当时他还主持引进了澳大利亚“兰布利耶”细毛种羊杂交孕育出“新疆细毛羊”。此间,任栋梁兼新疆技术委员会副委员长,任委员长的是毛泽民。毛泽民对他说:“在新疆,懂技术又能干的,除了你,还有谁呢?”这话是对任栋梁的最高评价。1951年,邓小平主持西南电管局工作,与苏联专家讨论问题时,指定任栋梁给他当翻译。

  苏联乌拉尔地区有一座镶嵌着巨大五星的洁白的国际主义战士纪念碑,任栋梁的父亲和他的战友们的英灵永驻在这里。1987年,苏联庆祝十月革命胜利70周年,特邀中国红军团团长的后代任栋梁一家前去苏联祭奠。在墓前任栋梁献上了自己的祭文:……儿子没有违背您的遗嘱,我把7个孩子培养成人,他们大多是共产党员……

  2004年,任栋梁逝世。


列宁接见任栋梁(左三)和其母亲、姐姐、妹妹(资料)


王竹亭

  ——我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 铁路选线设计学科开拓者

  王竹亭,1904年生于河北省一书香门第之家。幼年父亲去世,家境贫寒,但他吃苦耐劳、刻苦读书的劲头却令人称道。1919年在中学读书期间,王竹亭深受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爱国进步的思想影响,“科学救国”的思想一直激励着他刻苦学习。1923年,他先后以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和天津北洋大学,但不得不因家境贫寒而痛苦地放弃。1925年他又考上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哈工大前身)的官费生,进入建筑工程系。他格外珍惜这次学习机会。1931年毕业时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华人研究生,并兼任助教。之后他被校长推荐去了美国,接着又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铁路网设计研究。1935年,他因不满希特勒的种族歧视政策,愤然结束学业,提前回国。

  王竹亭回国后,参加和领导了我国多条铁路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先后在粤汉、川湘、京(南京)赣、天成、綦江、宝天铁路等工程局工作。1941年后因抗战需要,王竹亭在西北公路、甘新公路、南疆公路等公路部门任总工程师等职。1945年因赶修南疆公路有功,他获得了“景星勋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竹亭被任命为中长铁路局副局长(中方局长)、代局长。为争取国家主权、保持中苏对等地位,1946年,他在沈阳设置了中长铁路副局长办公处,中方理事也改在沈阳办公。由于王竹亭能够按照党的要求妥善地办理了中长铁路移交手续,受到铁道部“移交出力,保管有功”的嘉奖。

  新中国建立后,他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工作。1951年,王竹亭接受周恩来总理的令派,赴西北干线铁路工程局任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领导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干线铁路的建设工作。1953年,天兰铁路建成通车,王竹亭荣获“通车奖”。

  我国铁路兴建之初,选线设计工作多为外国人把持。王竹亭借鉴苏、美、德等国的理论,在铁路网建设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研究,他形成了完整的铁路网建设理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出版了我国高校统编教材《铁路设计》,并于1954年出版了我国用中文出版的铁路选线设计学科第一部系统、全面的专著——《铁路选线及计划学》。这一著作凝聚着他几十年的心血。在理论研究的同时,王竹亭还和设计人员一道实际铺画了我国铁路网的大致轮廓。

  1953年后,他先后在唐山铁道学院、北京铁道学院(现北方交通大学)任教授,专注于培养铁路科技人才和我国铁道工程专业、铁路选线设计学科的创立和发展。王竹亭与苏联专家雅科夫列夫教授一同开始培养我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的第一批研究生。他通晓俄语、英文、德文,翻译了大量的外文书,把苏联铁道学院的体制、铁道工程专业,尤其是铁路选线设计学科的理论介绍到中国来,并出版了 《铁道工程》等专著,主编了《铁路辞典》,为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从建立到发展,整个过程都有王竹亭的贡献。他是我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的开拓者之一、我国优秀的铁路工程教育家。1984年,王竹亭当选为中国地方铁路协会副会长,并连续当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竹亭有一个令他骄傲的女儿。2005年的人民大会堂,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一位气质高雅、端庄美丽的女科学家颁发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她就是王弭力。她和父亲一样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执著追求的高尚精神。在电话里她曾对我说起,她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父亲用自己留美、留德的经历教育儿女把祖国的需要当作自己的理想目标。为了找到钾盐,她曾在知天命之年6次到“死亡之海”罗布泊,是我国第一位到这个当年彭加木失踪的地方找钾的女科学家。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曾总结出“高山深盆迁移”和“两段式成钾”等创新理论,并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在罗北凹地发现超大型卤水钾矿床,探明储量2.5亿吨,潜在价值5000多亿人民币,实现了我国继柴达木盆地察尔汗钾矿发现以来找钾工作的第二次重大突破。

  王弭力在电话中说,说来很巧,她带着勘探队曾走过半个世纪前父亲修的南疆公路,感慨很多。她的父亲是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而她是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2年,王竹亭逝世。


年轻时代的王竹亭


夏舜参

  ——获德国博士学位的第十二位中国人 修滇缅公路“野人山”死里逃生


    夏舜参1910年生于江苏。他的父亲曾留学日本,亦通英文,但仕途不顺。1914年父亲携全家来哈尔滨投亲,并任中东铁路职员(文书)。

  夏舜参是8个兄弟姐妹中的长子,聪颖过人。因家境贫寒,他的中小学断断续续加起来还不到4年。13岁正是读书的年龄,父亲却不得不让他去当学徒。正在这时,夏舜参得知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哈工大前身)招官费生,如果能考取,奖学金比学徒工资还高,这既能读书又能补贴家用。夏舜参跟父亲提出想试一试。父亲说:“我只给你半年准备时间,考不上再去当学徒吧。”听到父亲的话,他高兴极了:“我一定要考上!”1924年,14岁的他考取了学校预科班的官费生,1925年升入土木建筑专业本科。他格外用功地读书,因为必须连年考第一才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才能继续读书,别无选择!

  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夏舜参上下不同年级好几位考第一、拿奖学金的同学都不幸患了肺病而早逝,他也得了严重的肺病。因无钱医治,母亲听说了一个偏方就让他试试。不知是偏方奏效还是他命大,竟保住了性命。由于成绩优异,他毕业后留校任教同时考取了官费留学生(也是当时学校的研究生)。之后他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当时国际名牌大学承认中俄工业大学的教学质量、学分和学历。3年后,23岁的他获得博士学位,成为拿到德国博士学位的第十二个中国人。这3年中还包括学习德语的时间,这在教学非常严格的德国已经是当时获得博士学位时间最短的了。1934年初他回国。

  夏舜参的儿子夏平回忆父亲的博士学位证书时说:“我们小时候看到过那本学位证书,非常正规,也非常漂亮,可惜它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红卫兵抄家时拿走了,从此无影无踪。”

  夏舜参的博士研究课题“钢筋混凝土”是当时世界的前沿课题,德国的钢筋混凝土技术又居世界领先水平,所以夏舜参回国后颇受重用。回国后抗战爆发,他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城塞组供职,并授中校衔,参加了江阴等处要塞的计划、方案、设计和修筑等技术工作,长年在野外奔波。这些国防工事在抵御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上发挥了作用。抗战期间,他曾两次任秘书兼翻译,随蒋介石特派代表贺耀祖赴苏联洽商对华援助事宜。

  因夏舜参出众的才华和能力,政府给他的待遇很高,月薪240块银元(一般小职员当时的月薪6~8元)。但是学者出身、秉直刚正的夏舜参却不入流,自嘲“脑后有反骨”,常常与顶头上司不和。修要塞时他办事太认真,居然敢告上司舞弊、偷工减料,他因此被反诬入狱数月,险些被枪毙。幸亏官司打到了蒋介石那里,澄清了事实,他才被释放。但事后他刚直的本性一直不改,并终其一生。

  1940至1941年期间,他被聘为同济大学教授。1942年他受国民政府交通部派遣,带领一支技术队伍赴缅甸密支那,修筑滇缅公路。那是他生命中九死一生的一段经历。

  滇缅公路在抗日战争期间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运输干线,大批国际援华物资通过滇缅公路进入中国,它是维系整个抗战的生命线。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沿滇缅公路进入缅甸对日作战。一个月后,日军大败英军,仰光陷落,日军长驱进犯云南,截断了中国军队的归路。几万溃败的远征军被逼进缅北人迹罕至、环境最为恶劣的原始丛林、“绿色魔窟”——野人山。

  滇缅公路经过的路段80%是崇山峻岭,野人山更是重峦叠嶂,荒无人烟,原始森林密布,毒虫猛兽遍野,瘴气瘟疫横行,暴雨酷热肆虐。进入野人山的大军很快在茫茫大森林中迷失了方向,他们伤病缠身,又缺食少药,只有极少数人经野人山绕回云南,损失惨重。

  夏舜参所带领的技术组也被逼进野人山。他一向关心部下,深得下属信任。在危难之中,他亲手用佩枪打死自己的坐骑,将马肉与大家分食。他们徒步跋涉两个多月,历尽艰辛,九死一生,最后终于逃离野人山。他将绝大多数部下带回云南。到家后他高烧不退,昏迷呓语,大病数月。

  夏舜参的女儿夏致明回忆说:“当时修筑滇缅公路的技术组是父亲招聘,并亲自组织带出去的,许多家属都住我家附近。五六月间,他们听到前方溃败的消息,天天有人到我家连哭带闹,要儿子、要丈夫,乱成一团。队伍回来后,他们又欢天喜地,高兴得不得了,许多人来感谢父亲,说他积了大德,菩萨保佑,必有好报。”

  1956年夏舜参调入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在结构所参加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大跨度梁和薄壳等项目的研究以及《德汉字典》的编撰等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诬陷入秦城监狱7年多。

  1994年,夏舜参逝世。


年轻时代的夏舜参


  以上就是哈工大历史上3位华人研究生人生经历中的一个片段。本文没有在文字上雕琢和修饰,也没有刻意为他们树碑立传,只是给他们热情、正直、朴实、执著、豪放、传奇的人生做了一点儿如实的、让后人引以为骄傲的记载。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党史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