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召开“碳达峰碳中和”研讨会 探讨双碳背景下的应对策略与布局

8月22日哈工大威海校区“碳达峰碳中和”研讨会召开,来自哈工大一校三区的领导专家、相关专业教师同来自全国相关行业的校友代表近100人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会,围绕双碳背景下学校的应对策略与布局深入研讨。哈工大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徐晓飞参加会议并讲话。哈工大校长助理帅永哈工原副校长、威海校区首任校长强文义,威海校区原党委书记唐安阳复旦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张陆洋校友,中节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彤校友等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威海校区副校长张文丛主持,会议包括4个主题报告代表讨论等环节。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承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CO2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7月12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哈工大积极响应号召,将成立碳中和技术研究院主动探索调整优化碳中和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推动人才培养,开展碳中和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徐晓飞在讲话中介绍了威海校区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相关研究基础和专业布局,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他讲到,威海校区2018年成立新能源学院,近年来打造了新能源和智能车辆等相关学科专业,做了很好的学科布局和专业建设下一步一要筹建威海校区双碳研究中心,作为哈工大碳中和研究的分,积极开展有特色的技术创新;二是围绕双碳战略,在商业模式创新、政策咨询方面加强与省市沟通,发挥更大作用;三是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发展,加强产教融合、跨院协同,加强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四是开展开放研究,实现校内校外双循环,争取更多支持。他讲到,学校将和校友一道做好双碳战略的顶层设计组织研发及产业化工作选准方向、建好队伍、抓住项目、建好平台、整合资源、用好政策,在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中做出哈工大贡献。

强文义建议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开展特色研究突破关键技术;一校三区协同建好未来技术学院,发挥校友作用,尽快从技术、管理层面开展研究。唐安阳指出要利用好目前已有的技术,在产业上提前布局,整合多方资源,发挥哈工大技术优势。

在主题报告环节,帅永教授以《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路径与创新技术需求》为题做主题报告,介绍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国家需求和相关部委部署分析了哈工大的技术优势和待开展的研究方向。

哈工大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叶强教授在题为《碳中和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分析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愿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示了数字经济与数字革命的发展对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和决策模式创新的推动,以具体案例说明了哈工大碳中和研究中心的优势理论与技术,倡导碳中和与数字经济背景下主动拥抱变革,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哈工大深圳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东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深圳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及启示》。深圳校区很早就参与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研究,以低碳城市大数据工程实验室为载体,长期跟踪深圳市中碳排放路径,以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和深圳国际低碳论坛为平台开展研究与交流。

哈工大(威海)科技发展处处长张兆心教授作主题报告《哈工大威海校区在双碳背景下的应对策略与布局》,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背景、任务和形势,分析了低碳发展存在的短板与面临的挑战,介绍了校区在产能、节能、储能、管能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以及“一二三四”特色发展战略中关于双碳战略的布局规划。

交流环节,张陆洋对比了中美在能源消耗方面的差距,指出在技术领域中国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学校可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研究材料减重、用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功能精准化降低成本、开发深海养殖智能化装备发展低碳高效农业等,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他建议威海校区充分发挥校友优势,用好创业商学院这个平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用创新创业助推学校发展。

朱彤建议哈工大碳中和研究入汽车和海洋研究方向,发动计算学部、环境学院、材料学院等积极参与双碳研究;要树立中线战略意识,威海要主动参与山东战略,发挥引领作用;发挥学科齐全的优势,不仅发展技术还要进入政策、资金主流,敢于在国家层面发声。

河南辉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鹰中国汽车智联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小勇江苏中信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王士涛威海校区教师代表苏新等先后发言,探讨如何发挥一校三区学科优势在全国双碳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威海校区怎样调整专业布局和研究方向积极参与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如何吸纳和整合校友及合作伙伴等多方资源开展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以期在双碳战略中快速形成特色优势,提升影响力。


文章发布员: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