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星】李曰强:让学生品味“真理的甜”


    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曰强老师在讲党史时,常讲起习近平主席几次提到过的“错把墨汁当红糖”的故事。当年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母亲送来粽子,他错把墨汁当红糖蘸着吃,还说味道很甜。他告诉学生们,习近平主席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曾语重心长地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我也想让学生们品味到‘真理的甜’。”李曰强说,让学生感受信仰的力量,这是他在教学中最大的愿望。

 


不忘初心  传播理想


    在威海校区工作8年,李曰强一直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努力成为学生们思想上的“引路人”。

    越了解,越追求,就越笃定。作为一名党员和思政教师,李曰强一直在加强理论学习,多次参加山东省高校工委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专项培训,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还到延安等地进行实地学习。持续不断的学习,加深了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曰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欣喜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实践的巨大飞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成功,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将逐步实现。在常年的学习和研究中,李曰强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是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新时代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中国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经历了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他更对共和国的制度感到自豪,对共和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有信仰的人,才能讲好信仰。我有信心也有决心,用自己的坚定信仰上好每一堂思政课,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李曰强说。

 

刻苦钻研  扎根教学


    作为思政教师,李曰强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任。自任教以来,他先后担任了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识课“明清史专题”、形势与政策课以及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平均每年300学时。他在教学一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实教学,深受好评。

    “新世纪以来,思政课教学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必须强化创新思维,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让思政课真正服务学生的成长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学手段的重要性。”李曰强说。他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增强思政课实效性,不断研究与探索,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积累了经验。

    为了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必胜信念,李曰强一方面为学生讲授系统的理论,在学理上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通过介绍社会实践案例,进行针对性的现实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与实践关系。在课堂教学之外,李曰强还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到马石山、胶东烈士陵园、刘公岛等考察学习,进行实地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他主动讲党课,传播理想。不仅在本支部中讲党课,还为资产纪检联合党支部、船舶学院党支部等兄弟单位的党支部讲党课,延伸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影响力。

    疫情期间,李曰强发现了一个能提高教学效果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采取“慕课+QQ群+腾讯课堂直播”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利用网络方式完成授课任务。在网络教学中,李曰强通过学生课程QQ群不断推送各种参考资料,拓展学习广度与深度。譬如讲到近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推送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文本及朗诵音频,既帮助学生练习英语听力,还使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在网络教学实践中,他不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根据课程内容,大胆实验,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从腾讯会议转到腾讯课堂进行直播授课,解决了不能播放视频资料等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

 

工作细致  关心学生


    李曰强认为,教学贴近学生实际,重在铸魂育人。教学从日常生活入手,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真正意识到知识与理想的重要性,主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一所工科院校的思政教师,他以华为遭到美国围剿等案例揭露美国打压中国科技进步的企图,激励学生学好专业、科技报国。

    随着时代发展,当代大学生群体出现一些新变化、新特点,这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挑战。为提高教学实效性,李曰强认真做调查研究,一方面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另一方面进行课堂问卷调查,形成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除了专业课授课之外,李曰强还承担了信息学院本科班主任工作。他从2019年起开始接手,按时完成学院布置的任务,主动做好相关工作。“在开学班会上,我会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讲解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情况等,增强大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历史使命。”李曰强说。

    师生交流,教学相长。李曰强表示,思政课是答疑解惑的课程,思政教师有责任随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解答相关问题,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在课堂教学中,他会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引导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在课间他会主动跟学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关心学生成长;课后会跟学生通过电话、微信或QQ进行单独交流,精准施教。

 

讲好中国故事  培养家国情怀


    思政课要入脑入心,就要选好例子,讲好故事。李曰强致力于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他们扣好思想上的第一粒扣子。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李曰强从历史中取材,从身边取材,总结出了三方面的典型故事,来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是讲好“四史”故事。通过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揭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和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通过精心选择合适的案例,在讲述“四史”故事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二是讲好威海故事。威海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刘公岛、定远舰、郭永怀纪念馆、马石山……是近代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而且威海环境优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例。通过讲述威海这座与中国近代历史紧密联系的城市发展历史,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大势,还能在细节叙述中,加深大家对学校所在地威海的了解,增强国家认同。

    三是讲好哈工大校史故事。哈工大是一所具有家国情怀的百年名校,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哈工大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充分肯定了哈工大的爱国奉献与卓越成就。李曰强说:“学习校史是每一个哈工大人的责任。作为哈工大的教师,我自觉将校史与哈工大精神融入教学,用马祖光、刘永坦院士等先生们的典型故事来鼓励引导哈工大学子,在厚重的历史中感受哈工大人的的筚路蓝缕和开拓创新,增强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

    “在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路上,我希望能不断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品出信仰的味道,这味道比红糖更甜。”李曰强说。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发布员: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