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 为国强海 校区召开海空天一体化对海观测平台建设战略研讨会

8月9日下午,暑假期间的主楼2号会议室依旧气氛火热。围绕着海空天一体化对海观测项目今后的战略发展和平台建设,哈工大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徐晓飞,原哈建大校长何钟怡教授哈工大原副校长、威海校区首任校长强文义教授校区副校长张文丛,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学院院长、教授,科技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深入研讨,面向“十四五”谋求为国强海发展道路



徐晓飞讲到,面向国家海洋强国的战略需求和哈工大对于威海校区发展“船海特色学科”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明确“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准备干什么”。要想在海洋领域异军突起,就一定要充分利用我们的综合工科优势,深入研究国家需求,利用多种手段、面向多种应用的海空天一体化对海观测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经过近5年的发展,对海观测项目团队整合了海空天一体化对海观测技术,突破了一些关键问题,结交了一水平合作伙伴,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面向“十四五”,就对海观测平台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规划,徐晓飞指出,要学习借鉴哈工大小卫星团队的发展经验,以对海观测平台拉动海洋工程、海洋科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围绕“蓝色海洋经济”寻找发展契机,以平台带动学科发展;要瞄准国家需求和地方发展需要,构建应用驱动的发展路径,从中提取关键技术,凝练科学问题,争取革命性成果;要讲好故事,从海上贸易、海监、渔监、海上牧场、海上物联网等应用场景中选择几个领域深入研究,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主动参与国家战略;在持续推进对海观测这个大研究领域的同时适度扩展抗疫、防汛、防灾等应用领域,争取“一个目标、沿途下蛋”。他详细分析了对海观测平台的探测对象、探测技术、依托平台、项目来源、人才队伍、发展路径,提出了平台建设的“五年三”。

徐晓飞强调,要牢记“报效祖国,为国强海”,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工大百年校庆贺信精神,不忘打造国之重器的初心,牢记培养杰出人才的使命;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目标清晰、广交朋友;要善于把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同时发展自己,收获成果。



何钟怡充分肯定了对海观测平台的建设成果和发展思路,他讲到,传统海洋领域群强环伺,威海校区要想突出重围,就要敢于干别人不敢想的事。要发扬哈工大志存高远的优良传统,讲好故事、建好队伍、搭好平台、争取有利态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持续努力。



强文义指出,海洋是一个重要的需求领域,对海观测实验室的建设非常重要。要充分整合一校三区资源,利用好校本部和深圳的小卫星等成熟技术。不能急功近利,不要做大众化的东西,要敢于啃硬骨头,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在刘永坦院士新体制雷达观测海面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在海洋领域其他方面取得突破。



张文丛教授表示,下一步要围绕国家需求布局我们的实验室,讲好长期和短期故事,联合校内各学院、一校三区和合作伙伴的力量,集成整合技术优势,成立有效组织,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志权代表课题组介绍了海空天一体化对海观测项目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国家海洋战略需求和项目面临的挑战,在客观分析现有基础条件、技术优势、研究成果和人才团队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步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研讨会上,海洋工程学院院长钱宏亮、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姜杰、科技发展处张兆心以及相关学院教师代表等就对海观测平台建设提出很好的建议,一致表示将积极参与平台建设,在智能海洋装备、海洋资源探测、海洋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方面力争取得突破,进一步扩展、挖掘应用领域,提炼应用背景,让平台建设落地落细落实。


文章发布员: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