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 新特征 2020新工科再深化研讨会在哈工大(威海)召开

6月20日至21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举办的“2020新工科再深化研讨会”在哈工大威海校区召开。来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全国高校新工科领域专家与优秀企业界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焦新工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开展深度交流研讨。会上发布了“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会议通过凤凰新高教和天谕云学院进行直播,线上参会人员2万余人。


会场全景


会议以新理念、新特征、新知识、新模式、新路径、新人才为引领,全面聚焦新工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重点对我国新工科建设领域“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这一典型代表与成功做法进行深入研讨,探讨基于新工科“8Π模型”的“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的内涵、模式、路径、特色、成效,形成促进我国新工科持续深化的广泛共识,推动新时代新工科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为形成新工科中国方案贡献智慧。

开幕式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发来书面致辞,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皓,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教育部新工科建设专家组召集人林忠钦院士,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组长、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工作组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徐晓飞教授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黄河燕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哈工大(威海)副校长钟诗胜主持。

 

吴岩司长书面致辞


吴岩在致辞中向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表示祝贺,对哈工大深度参与新工科建设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他讲到,召开2020新工科再深化研讨会是盘点过去、立足当下、谋划未来的重要会议。近期教育部启动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示范性软件学院等建设工作和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工作,着力推动新工科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参与单位热情高涨、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希望此次会议深入研讨,出新思路、做新贡献、育新人才,持续为新工科建设探路子、做示范、立标杆。


白皓副厅长致辞


白皓在讲话中赞扬了哈工大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山东省属高校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发展开展的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他讲到,哈工大(威海)率先在山东省开展新工科研究,促进了山东省新工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他建议出席会议的线上线下专家共同交流探讨新工科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充分认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迫切性,开展多样化探索与实践;希望哈工大继续当好排头兵,对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实践和推广;希望省内高校联合政府、企业各方优势资源,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林忠钦院士致辞


林忠钦院士在讲话中回顾了上海交通大学开展工科教育的历史,介绍了目前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的现状。他表示,信息化时代为工程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开展新工科建设以应对时代变化。当前新工科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大会凝聚共识、共同探索新工科再深化的前进方向,在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中取得更大进步。


徐晓飞教授致辞


徐晓飞讲到,在教育部倡导的新工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高校应对疫情开展在线教育推进工科教育改革、哈工大纪念建校100年的时间节点,召开新工科再深化研讨会,具有特别的意义。经过3年的发展,新工科建设从轰轰烈烈转入踏踏实实推进的阶段,各高校在政府主导、校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深化下,根据各自的学科特色、办学传统和支持行业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实践道路。哈工大以威海校区为试点,建设了9个新工科专业,强调学科交叉、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和国际化联合培养,今年将有首批100余名新工科毕业生。他希望相关高校和企业在此次会议上交流经验,共同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的新模式,面向未来、面向产业、面向新技术、面向新经济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


黄河燕教授致辞


黄河燕讲到,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目前吸纳了600余所高校和150余家企业,涵盖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有工科专业的高校、大部分的IT企业和一批活跃的新型企业,39个工作委员会活动在不同领域,构建起了产学研融合的良好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尤其是疫情暴发后,联盟成员同心抗疫、克服困难,多次组织线上论坛、培训和活动。她表示将联合更多高校和企业,探索教育创新模式和中国方案,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领域发展。

会上隆重发布了“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徐晓飞做了题为《哈工大新工科Π型人才培养范式与实践》的特邀报告,新工科专业教师代表、哈工大(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副教授涂志莹和首批毕业生回顾了新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

 

与会专家共同发布方案

 

2016年以来,教育部在新工科建设上持续发力,相继推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以新思想引领新工科发展,我国高校积极响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工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17年以来,哈工大以威海校区为试验区开展了新工科建设,设立了一批新工科专业/方向,先后有9个专业成为教育部批复的新工科专业,率先全面系统地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3年多来,哈工大(威海)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断创新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国际交流、通专结合、学院书院等8个方面归纳出8个“Π模型”,进而构建由8个“Π模型”组成的“Π型”方案。该方案涉及到培养新工科人才相关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产学协同育人、通专结合教书育人、国际联合培养以及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形成有机统一的新工科教育体系及其解决方案体现了哈工大新工科建设的多方面交叉融合协同教学的思想。


 

会上,天津大学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树新做特邀报告《天津大学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华为技术有限公司EBG人才生态发展部解决方案总监刘耀林做特邀报告《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华为助力新工科建设》,从高校与企业两个方面介绍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模式。山大本科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姜兆亮教授做主题报告《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齐鲁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刘玉做主题报告《齐鲁工业大学新工科建设》,分别介绍了综合性大学和专科性大学开展新工科建设的实践。

 


会议还以圆桌会议的形式邀请哈工大(威海)副校长钟诗胜,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黄河燕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执行秘书长、高等教育出版社理工事业部副主任张龙,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光新教授,山本科生院副院长姜兆亮教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EBG人才生态发展部副部长卢鹏等专家学者围绕新工科专业的成效、问题、对策、机制、展望进行开放式研讨。圆桌会议由哈工大(威海)教务处处长姜永远主持。

 


哈工大(威海)计算机学院院长初佃辉教授、汽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马琮淦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志权教授海洋工程学院副院长姚玉峰教授、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佰玲教授新能源学院副院长宋蕙慧副教授等分别介绍了服务科学与工程智能车辆工程海洋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6个新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海洋工程学院李哲、汽车工程学院李卫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爱军、新能源学院王方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刘杨等5位新工科专业优秀教师代表做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实地走访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书院、校企联合实验室,实地考察新工科专业教学、实践、创新创业场所与基地,现场交流经验。

(记者  张玉芹  /图)


文章发布员: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