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英创会“牵手”哈工大百年校庆 校地合作实现“共生共荣”

   Hi威海客户端讯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6月13日,作为纪念哈工大建校百年暨2020威海“英创会”活动的重要版块,哈工大校友会会长座谈会、哈工大校友“感受精致威海”考察活动等陆续举行。通过考察、座谈,60多名哈工大校友代表从各方面了解精致威海的“发展密钥”,也找到了和威海合作的新契机。

  “每次来威海,都能感受到这里的新变化!”作为当年合作办学协议签署人之一,哈工大原校长、哈工大(威海)校友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杨士勤感慨万分:“35年来,哈工大(威海)不仅为威海的发展带来了更多优质科研项目、人才资源,也使自身功能更加丰富,更加深入的校地合作,正引领双方在共生共荣中实现更大的共赢。” 

  1985年,时任校长的杨士勤代表哈工大与威海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建设威海分校的协议,成就了“太阳岛与刘公岛”联姻佳话。35年来,双方产学研合作催生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孕育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为我市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仅2010年来,哈工大(威海)与山东省合作的900多项校企合作项目有三分之二落在威海,双方合作愈发深入,新进展越来越多。 

  而这一次杨士勤感受到的“新变化”,在于融合办会。依托哈工大(威海)举办建校百年纪念活动,我市融合举办“大学—城市”发展论坛、哈工大校友会会长座谈会、“感受精致威海”考察对接等一系列活动,邀请哈工大院士校友等顶尖专家和知名企业家来威出席大会。 

  融合办会,不仅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压低办会成本、深化校地合作,也充分发挥了校地合作带来的发展效应,为我市打造出增强城市吸引力、吸引企业注意力的崭新名片。

  13日下午,在哈工大校友“感受精致威海”考察活动中,校友们走进威高集团、威海产业创新展示中心等写满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日志”的企业、园区。长铃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佟庆威说:“威海比以前更有科技感,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郁,创新、开放,让这座城市更加精致,对人才和产业也更有吸引力了。”

  对企业来说,城市在创新、开放方面的“吸引力”,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发展契机。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立足哈工大(威海)在信息技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学科的先进技术,与企业深入对接,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截至目前,已有9个研究院、2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入园企业合同总额达到2.1亿元。

  在当日举行的哈工大校友会会长座谈会上,各地哈工大校友会会长代表则通过部门推介方式感受着这股发展脉搏,在交流中,碰撞出精彩的“思想火花”。

  在哈工大北京校友会会长、北京国富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焰看来,通过类似平台,可以带动更多项目在威海转化。“诸如哈工大等百年老校,不论在科研还是人才资源都很丰厚,威海应该多多关注学校教师的优势项目,把资源、政策集中用在‘高地’上。”熊焰说,“高校对经济社会、特别是科技产业发展有很大带动作用,在这方面加大关注力度,是‘用小资源撬动大事情’先进理念的体现,应该多多发扬。” 

  其实,在熊焰建言之前,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已将我市和多名哈工大人才紧紧相连,成功带动一批项目在我市落地。2019年底,哈工大北京校友会副会长、中节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彤在园区内成立中节能—哈工大环保装备技术创新研究院,围绕环境监测传感器、石墨烯新装备、氢能源汽车等方向开展研究。运营不到半年,产值已经有1亿多元。 

  随着“校友资源”越用越足,城市“朋友圈”越来越大,我市与哈工大(威海)的校地合作之路正越走越宽。“通过融合办会,能形成发展的‘叠加效应’,对开拓新路径很有帮助。” 哈工大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徐晓飞表示,哈工大(威海)将围绕“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一个创新链、一个创业梦”的蓝图,竭尽全力为城市发展作贡献,让威海更加美丽、更加富饶。(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文 王彦博 刘志鹏/图)


文章发布员: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