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八百壮士】庞滔:自豪的哈工大 可敬的工大人

阅读《初心的力量》,看到哈工大“八百壮士”事迹选编我深有感触。书中虽然只记述了30多位老先生和同龄人的事迹,但这背后还有无数个“哈工大人”,同样做出了艰辛、无私和宝贵的奉献。

书中有好些熟悉的长者和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其中马祖光老师是印象比较深的。我读书时考试都是口试,由监考老师直接在个人的成绩册上打分。班长编好号,大家依次进入考场,从已备好的题签中随意抽一张考题,然后再拿几张白纸坐到考场里面准备。准备的时间没有限制,准备好就在监考老师中自选一位坐下应考。因为我是机械制造一班的班长,就主动排在吃饭的时间,老师们轮流吃饭,考试并不间断。快12点时我进入考场抽了题备考,考题有三道,两道计算、一道问答题,我很快就准备好了。马祖光老师当时是教研室主任,他着装朴素整洁,戴着眼镜,风度翩翩。因为他不给我们上课,同学们对他不熟悉,考试时大家都不愿意找他,马老师前面的座位经常空着。我准备好后看别的老师面前都有人,只好坐到了马老师前面。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马老师。

他看上去很严肃,没想到一开口说话还挺和气,先和我寒暄了几句才开始考试。马老师问的问题我都答上了,看样子他还满意。但他突然又问起与考题不相关的问题,而且越问越深,越问越离题。我开始还能答上来,后来被问得绞尽脑汁也答不出来。转念一想,肯定是不及格了,就按着自己的猜测发挥了。终于问完了,马老师告诉我有的题我答对了,有的题似是而非,有的根本就不沾边,还给我做了解释。考试一般是每人不超过20分钟,马老师足足考了我半个小时。要打分了,递过去成绩册时我特别紧张,没想到他竟然写了个“优秀”。我既高兴又糊涂,走出考场还在想:这位老师好奇怪,把学生问得蒙头转向还给个优秀。后来我才悟出来,马祖光老师是在激励我们,学习应求甚解、举一反三,不能满足于课本所学的知识,应开扩视野、具有探索精神。

我毕业后留校,主要从事科研工作,马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帮助。1972年,哈工大承担建校以来第一个国防科研项目——“双轴陀螺漂移测试台”,我任机械台体的总设计师。经过六年的辛勤努力我们完成了台体总装,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测试台体的回转精度。如果达不到精度要求,这些年的心血就白废了。我们对回转精度的超精密测量是外行,特意请教了光学方面的专家马祖光老师。马老师说,只有采用光学测量的方法,才能对转台内外环轴承的回转精度进行测量。我们讨论多次,最终采用蔡鹤皋老师提出的“光管”测试。经过无数次极其严格的测试,转台的内环轴和外环轴的回转精度都超过了设计要求。1978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我们研制的大尺寸空气静压轴承获得表彰,双轴陀螺飘移测试台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工委重大科研项目一等奖。

半个世纪过去了,“八百壮士”以及后来人奋发图强、刻苦努力、无私奉献,使得哈工大迅猛发展,为国家的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的哈工大已建成了哈尔滨总校、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各校区不仅林立着雄伟壮丽的高楼大厦,四周的环境也像花园一样。哈工大已成为全国重点之中的重点大学,世界知名的大学。

我为我们哈工大人骄傲和自豪!

作者简介:

庞滔,1935年出生,1946年参加工作,曾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精密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1981年至1983年在日本大阪大学访学,回国后从事硬脆非金属材料的超精密加工研究工作。1989年来威海,1991年申请到校区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8年离休。


文章发布员: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