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哈工大(威海)新工科建设推进会”召开

731日上午,2019年“哈工大(威海)新工科建设推进会”在图书馆报告厅开幕。大会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面向未来敏捷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高地格局为主题,在信息化与人工智能新技术引发新产业与新工科兴起的大背景下,聚焦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加快推进校区新工科建设


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徐晓飞,哈工大(威海)副校长钟诗胜,学校教学委员会、督导组全体人员,教务处、研究生处全体人员,各院(系)院长、负责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200余人参加会议。

31日上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推进论坛上,徐晓飞和钟诗胜分别做关于新工科教育的专题报告,教务处处长姜永远做专业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


徐晓飞在题为《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与敏捷教学》的报告中,从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变革与可持续竞争力,新工科建设及最新进展,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敏捷教学体系,适应敏捷教学的高校管理支撑体系及开放教育生态等几方面介绍了新工科兴起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特点、新工科建设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敏捷教学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分类化与灵活化课程体系、迭代化教学过程、协同化教学支持等内容。报告指出,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行业与新业态为特征的新经济是新工科建设的主要驱动力。高校应立足国情和面向未来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引领者与创造者,不断深入探索新工科的发展模式与途径,建立全新的面向未来可持续竞争力的敏捷教学体系与模式,给出中国的新工科解决方案。

徐晓飞讲到,未来正在到来,未来已经到来。只有主动迎接新挑战,才能谋求新发展。校区在新工科建设大潮中顺势而动、提早布局,率先开展了多个专业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各学院和各专业负责人、全体教师要深刻了解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技术新产业变革,敏锐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新趋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推动校区在新工科建设道路上持续前进。



钟诗胜做题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聚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新工科建设》的报告,报告从制造业发展引发的产业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工科专业的变革切入,探讨校区在新工科建设中的范式、思路和具体举措,对新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工科专业育人新生态环境、构建质量保证新体系以及新型组织机构和教学团队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校区在新工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报告指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优秀的工程人才和一流的工科教育,校区要主动拥抱新时代、布局新工科,搭建好新工科建设的知识体系,校院协同、统一思想、加大投入、加强考核,处理好量与精的关系,真正把新工科建设落到实处。


姜永远做题为《聚焦一流本科教育 推进金专金课建设》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教育部在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版框架内,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战略背景,并结合国家级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申报条件和校区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哈工大(威海)的专业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和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指出要合理规划和布局,不断深入探索新工科的发展模式与途径,培养适应未来新技术与新经济发展要求、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据悉,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与会人员将共聚专业建设与培养方案论坛,听取承担新工科专业建设工作的院(系)院长及相关负责人做工作进展报告。届时计算机学院将探讨学院层面新工科专业建设的相关经验机器人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海洋技术、海洋探测技术等七个新工科专业分别介绍专业规划和建设推进情况。论坛将对新工科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和素养、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进行充分阐述,对学院层面的新工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论坛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将分组研讨并进行汇报交流,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校区新工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记者 谭璇月 文/图)


文章发布员:谭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