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榜样】张仁晓:拼搏奋斗,励志笃行

张仁晓,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威海校区2018年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师从周利副教授,研究方向为2507双相不锈钢搅拌摩擦加工组织演变和性能研究。研究生期间曾获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已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 EI检索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目前已获吉利研发中心拟录用,立志服务国家材料工程领域创新发展。



扬帆起航

张仁晓于2013年考入威海校区,在校区度过了4年的本科生活后,他选择继续在这里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本科毕业设计期间,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科学研究工作,他觉得与学习书本知识相比,科研更注重创新与实用,力求严谨。之后,他希望能够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能够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做得更深入、更精通。经历了艰难的考研之路,他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因为他知道国家工业的发展和强大,都离不开材料科学的改进和创新,而在这背后也必然牵扯到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通过专研进取,实现在自己研究方向上的创新突破,是他给自己定的长远目标。

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拼搏奋斗的动力,才能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自己正确的方向。自研究生开始,他便将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在学习中夯实基础知识,在研究中锻炼思维能力,以期做一位优秀的工大研究生。

循序渐进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跟本科阶段大相径庭,一开始有着太多不熟悉的事物迎面而来,包括充实的课程生活及科研课题的需求,由于没有做好完善的计划和充足的准备,使他多少会有点不适应。但是在不断的反思和学习中,他认识到了研究生不能死读书,而是需要深刻理解专业知识,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他选择给每件事情安排deadline,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从一开始的彷徨不定、犹豫不决到现在的从容镇定,他在渐渐的进步。

在研究生刚开始的半年里,由于他的研究方向还没有定下来,他大部分时间用于专业课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一部分时间用于帮助导师整理一些资料,而剩下时间开始利用自己本科阶段的试验数据进行学术文章撰写。从理论到实践,然后在回归到理论,这是不断拔高的一个过程。也只有不断地上升,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一开始总是不容易,刚接触论文写作的他遇到了许多的问题,英文水平的限制使他步履蹒跚。但他始终坚持着,幸而有周利导师的指导以及各位师兄的帮忙,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整理和修改,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随后他便满怀信心将文章投了出去,虽然换来的是期刊的拒收,但这也并不影响他的斗志,毕竟失败也是一种经历。终于,经过后续几次的修改,论文被接收了。

当研究方向定下来之后,他便热情满满地开始课题研究。可惜初期的大部分实验均以失败告终,但是再多次的失败也不能击倒一个奋斗的人。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积极与同门师兄弟交流,对前期实验的一步步归纳总结分析,他找到了问题的出处,并及时作出了改正,他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也渐渐清晰起来。科研就是探索整理的过程,也只有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能够更靠近真理,而他需要做的就是拼搏进取,不断前行。当大部分困难得到了解决,他的科研之路走上正轨。也是在这一年的科研和学习生活中,他把握住了大体的方向,已经表现出来很大的成长。

硕果累累

有过付出,自然也会有回报。在刚进入研究生的初期,基于对本科阶段实验数据的整理,他顺利地在国内EI期刊上发表了1篇论文,这使他对于科研生活充满了信心。随后,SCI期刊的接连被拒,使他情绪出现了短暂的失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反复的补充及修改之后,他迎来了希望和曙光。而且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一个起点,他马上投入到下一篇论文的整理及撰写中去。在研究生一年级结束时,他便发表了4SCI检索论文。同时,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及科研经历之后,他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并基于现有现象提出想法,已经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在对论文仔细雕琢的过程中,他还协助老师和组内同学完成了多项工作。这些科研成果是对他的认可,催促他不断拼搏努力。他会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而且面对他的课题,还存在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还有许多的后续工作等着他去完成。面对未知的明天,他会脚踏实地,认真过好每一天。只有勤奋且心无杂念的人,才能在自己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才能在自己的方向上有所建树,希望每一个工大人都能够拼搏奋斗,励志笃行!

(张仁晓 李洪斌 图/文)


文章发布员:谭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