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与传统文化——林保淳教授来我校讲座

20181018日晚7:00,功学楼202教室举行了主题为“武侠小说与传统文化”的讲座,讲座邀请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文学博士、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中华武侠文学学会会长林保淳主讲,吸引了众多武侠小说爱好者的到来。此次讲座由我校语言文学学院、校团委联合主办,新世纪讲坛承办。

林保淳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与思想,于古典说部别有会心,后扩及当代通俗小说,以武侠小说为研究基点。林保淳教授是台湾各大学中率先开辟武侠小说相关课程的教授之一,并于淡江大学创立“武侠小说研究室”,出版了《经世思想与文学经世》、《二十四史侠客资料汇编》、《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等十余部学术专著,广受业界好评。

讲座伊始,中文系刘萱老师介绍了林保淳教授的学术成就,然后将话筒正式交于林保淳教授手中,为大家开启了今晚奇妙的武侠小说世界之旅。

止戈者武,助人者侠,何谓“武侠”?林教授首先解释了武侠小说的命名缘起。他先从武侠二字的由来说起,并考证在元末已经有武侠一词。中国抗战时期,因各种原因居住在国外的爱国人士,希望当时的中国能够因武而强,由此武侠二字逐渐活跃于文学世界,深入人心。

接下来林教授从武器、武士、武勇、武艺四个方面介绍“武”之文化内涵。他着重介绍了武器,他先是说明为什么武侠小说的兵器都是冷兵器,武侠小说的时代背景只能推演到鸦片战争之前,让听众们可以站在更高一层次上去品读武侠小说。然后林教授又为我们介绍了最重要的两个冷兵器,剑和刀,剑喻王道,刀喻霸道,君子佩剑,剑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精粹,象征意义高于使用价值。他讲述了著名铸剑师干将、莫邪的故事,并以此说明了剑与人之间的关系。林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武艺篇中的白打、轻功,武士的精神,武勇的含义,并将之与日本武士道做了对比。

之后,林教授又为我们介绍“侠”字不为人知的一面。“侠以武犯禁”,最初的“侠”携带有负面意义,随着历史的推演与社会的更迭,岁月逐渐赋予了“侠”字现在的含义,侠也与正义结下了不可分离的关系,但侠之义与儒之义仍有不同。

紧接着林教授又为我们讲述了武侠小说的文体特征,武侠小说的十五个不同的社会场面,以及武侠小说的三个社会切面带领观众共同去领会武侠小说与儒释道、与其他学派之间的联系,共同去寻找武侠小说与传统文化及思想之间的联系。林教授从历史、文化、背景等不同方面重新解读武侠小说,让大家可以真切感受到武侠小说丰富的内涵与经久不衰的魅力。

最后是现场的提问环节,同学们十分珍惜此次机会争先恐后的向林教授提问。大家的问题涉及方面很广泛有的问仙侠小说与武侠小说的区别,有的问东西方小说的异同,有的还请林教授预测一下未来武侠小说的发展趋势。不过不论是什么样的问题,林教授都一一做出了详细又专业的讲解。现场所有人都被林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所折服,掌声雷动。

本次讲座让我校学子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武侠小说,再一次被其无与伦比的魅力所吸引。同时也对活跃我校文化氛围,增强我校人文气息,提升我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李雨康 文/夏薪婷)


文章发布员:隗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