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创新梦想开始的地方

对于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4级测控专业的高云飞来说,每天去主楼718教室呆一会已经成为大学四年的一种习惯。尽管如今已经大四的他早已顺利签约航天二院23所,目前正忙着做毕业设计、写论文而对于校园里许多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同学而言,718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只有经过层层考核才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从这里走出来的大都身怀绝技,自带光环。

718,这间小小的教室究竟因何具有这样的魔力?在成立至今年的时间里,它又经历了怎样的挫折与辉煌?近日,记者走进718创新实验室,聆听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科技创新的黄埔军校



2011年7月,718成立后的第一届参赛队伍

信电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青年教师姚统是718创新实验室最早的学生负责人从本科、研究生到毕业留校工作,姚统经历和见证了718的发展历程,从个智能车单一创新团队,到5个团队组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联合创新创业平台,718始终是他科技梦想的坚守与延续

2011年,在学校各级领导支持下,由电工电子实验中心麻志滨、杜海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的创新实验室在主楼4楼的一间教室里正式成立,刚进入大学的姚统和班上的十几名同学一起成为实验室的首批成员。不久后,实验室搬至主楼718教室,成为学院首个学生自主管理的实验室,这群有着技术情怀的年轻人一下就喜欢上了718”这个“神秘的数字并把它作为实验室的代号,“718创新实验室”因此诞生

谈起成立创新实验室的初衷,在企业工作多年的麻志老师表示,现在的大多数学生理论知识可以学得很好,但普遍缺少动手实践的能力,创新实验室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创新实验室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科技创新启蒙与培训的平台,引导更多同学喜欢科技创新,培养大家的科技创新思维和能力。

因此,创新实验室自成立之日起,就承担着为大一新生开展科技创新启蒙培训的任务。自2015年起,培训覆盖面更广,参与人数全校大一学生的近六分之一,培训课程也更系统,包括了从最基础的焊电路板到机械设计再到计算机编程的一系列课程。培训结束后,实验室还会在每年的12月份组织全校的“新生杯”校园智能车大赛,一是检验大家的学习效果,二是为实验室选拔新成员。



                                                         校园智能车大赛

718成立之初就立下了“技术第一,乐于奉献”的宗旨。姚统回忆718团队第一场技术培训就100多人报名,当时实验室成员大都才上大二,许多知识还没有接触,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大家纷纷去上高年级课程,熬夜自学,提升自己不断进行内部培训和演练,保证了培训顺利进行。给学弟学妹们讲课也锻炼了各团队的同学们,高云飞说:“给别人讲课,需要自己必须先学明白,备课和讲课的过程就相当于自己多学了好几遍,收获也特别多。”

718团队的成员身上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们将“技术第一,乐于奉献”的精神一届届传承至今。面向全校新生的培训和校园智能车大赛,为全校不同专业的同学提供了科技启蒙的平台和参与科技创新的舞台,为校区科技氛围的营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17年,信电学院在718创新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718联创平台,下设718创新实验室、FPGA创客空间、水下漫游者航行器创新团队、719无人机团队等,在此基础上和校团委支持下成立了技术要求更高、多学科交叉融合的Robocon(亚太机器人大赛团队)、Robomaster(机甲大师对抗机器人团队),除信电学院各专业外,还包括船舶、计算机、汽车、经管、光电等其他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目前有130余人。

718的团队成员以大一、大二为主,大部分成员在进入大三后都被各专业老师的课题组抢走,很快成长为各科研团队的骨干力量。718创新实验室也因此成为信电学院“科技创新的黄埔军校”。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驱动力



团队里的定期交流



自己动手焊电路板

“不是为了比赛而科技创新”,这是718全体成员的共识,也是信电学院指导老师们一直坚持的理念。正如麻志老师创建实验室时所希望的那样,718是一个学习的平台,大家在这里,通过兴趣引导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运营管理等能力。

1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张晓冬原本是海洋学院的学生,一直对电子类专业感兴趣的他不惜降级转专业到电子信息专业。2016年的小学期,他一边自己预习之前在海洋学院没有上过的线性代数、概率论等课程,一边自学单片机的相关知识。那年的国庆节期间,为了完成718布置的题目,他放弃了与同学出去旅行的机会,在图书馆埋头查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符合要求的计算器。2017年8月,因为主楼地下室进水,智能车的赛道被淹,张晓冬他们只好每天骑共享单车去隔壁的山东大学(威海)调试新车。每天来回两次虽然很累,但“为了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一点也不辛苦。”如今进入大三的张晓冬开始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专业课程,其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是他之前在设计智能车时自学过的,“这种熟悉的感觉让自己学起来更感兴趣,印象也更深刻。”

同样是16级信息电子工程专业的周子顺是718实验室现任负责人,目前正在上单片机课程的他,也是由于之前在创新设计中自学过相关知识,在课堂上会比别的同学更有想法,除了老师给出的设计思路,他还会结合创新实践的经验,自己琢磨出其他的应用方案。他说大一下学期参加智能车大赛时被分到电磁节能组,虽然之前从未接触过,但因为自己喜欢,“学习也成为一件好玩的事。”

16级电气专业的闫成真是水下漫游者团队的队长,从16年年底开始参与水下航行器大赛的作品设计与比赛。由于国内这一领域起步较晚,可借鉴的经验也很少,校区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所以,第一年毫无经验的他们只能在实验室闷头做,从外形到内部装置,所有的设计都是他们自己摸索完成。用闫成真自己的玩笑话说,就是“PASS了无数次太不靠谱的设计后,选用了比较比较不靠谱的方案”。虽然第一年的比赛成绩不够理想,但闫成真他们却通过参加比赛,接触到了其他高校的优秀团队,也加入了相关的QQ群,可以随时与国内高校的团队交流技术,分享经验。目前,正在为2018年8月的智能航行器比赛做准备的他们,已经不像第一次准备参赛时那样毫无头绪,他们正在努力设计更好的作品,也在期待取得好成绩。

14级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张泽林曾任Robocon团队的两任队长,目前已保送校本部机器人研究所读研。他参与了校区Robocon团队的组建,首次参加比赛就带领团队拿下国赛的三等奖和省赛的亚军。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第二年准备比赛时,他请到了718创新实验室保研至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几位学长:孟令威、张小松、王振宇、陈云泽,请他们为大家做专业与技术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在这些优秀的学长们身上学到了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学问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15级自动化专业的黄建鑫是大三下学期才开始自己的科技创新尝试,之前热衷于学生工作的他对机甲大师机器人对抗赛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也成为Robonaster团队的首任队长。但零基础的他最开始就遭受了打击,不要说专业知识和技术,就连装一个计算机系统(linux)都好几天没装成功。善于学习的黄建鑫及时向指导老师请教,了解了方向,明确了需要自学的知识,同时,他也主动与其他团队的同学交流,及时关注大赛官网的介绍和材料,为今年5月份的第一次参赛而积累经验。

在每个团队成员的心里,718是个团结的集体,也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会毫无保留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义不容辞地伸出援助之手。大一的徐子翔加入时间虽短,但感受深刻:“在这样一个有氛围、有劲头的团队里,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努力和奋斗,这才是大学生活应该有的样子。”

 

梦想腾飞的舞台



                                    参加省机器人大赛

    徐子翔在高中时就喜欢科技创新并有了自己的小发明,进入大学后,他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团队。一次在步行街上与718创新实验室的偶遇,让他“终于找到了组织”。

经历了培训、面试、比赛等重重考核,徐子翔终于成为718的一员。第一次参加实验室例会,徐子翔便感觉到了718特有的氛围:实验室有着自己的管理规定和纪律,小黑板上清楚地写着各自的任务分工、进度,大家交流、分享学习成果,既严肃、严谨又团结、活泼。“学长们都很厉害,他们对实验室有种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每一个人都很努力,很有责任感,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这也是一种传承吧。”实验室的墙上历届学生参加比赛时的照片和获奖证书,这对于徐子翔他们来说,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无声的鞭策,“每次无意间抬头看到,都会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将来我也要把自己的照片和证书贴上去。”

14级的高云飞和他的同伴们,却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在刚进入718的时候就遭遇了实验室成立以来最困顿、最萧条的时期。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因为人员流失、团队建设断层等等原因,718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问题,2014级新生纳新结束后,团队加上12级的几名同学,也才不到10个人,团队成员情绪低落,实验室甚至一度面临解散。2014年年底,工信部的一位领导来参观实验室时问起获得了哪些国家级奖项,让成立五年来在全大学生智能车大赛中还没有进入过国家级比赛的718成员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因此,此时的718特别需要一次成功来证明自己,“拿一个国奖”成为团队成员共同的使命与心愿。在当时团队负责人13级季晨鹏、崔心宇、陈汉城的坚持和努力下,12级的于寿鹏、黄龙瑞、刘震、谭洪士等同学又回到了实验室,带领学弟学妹们为梦想而努力。

高云飞至今还清楚地记得2015年那个夏天,大家一起为准备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而努力的日子。为了加快作品的设计进度,在实验室通宵成为他们的共同选择。盛夏的718没有纱窗、没有风扇,但那时候大家忙得已经顾不得蚊虫的叮咬了。实在困得受不了了,大家就在地上的泡沫板上轮流睡一会,醒了再接着干。连续通宵的经历让他们戏称自己是“中国连通”的人,而这种睡过同一张泡沫板的交情,更成为他们大学四年里最难得的收获。

在当年的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上,团队派出的几组参赛队伍相继失利,只有13级季晨鹏的小组闯进了复赛。比赛前,实验室队友们纷纷把自己智能车上最好的零件拆下来装到季晨鹏的参赛车上,“那个时候大家就是一个团队,获奖已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为了718共同的荣誉。”终于,季晨鹏不负众望,在复赛中取得国家级二等奖的好成绩,这次成功无疑是为718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参加全国智能车大赛

2015年也成为718的丰收年,当年的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718又一举拿下了一项国家级一等奖和三项二等奖。2016年,高云飞和他的小组在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中,凭借摄像头双车的设计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还斩获2个国家二等奖,赶超本部,同时是山东省最好成绩。718在大家的努力与坚持下,经过山重水复,终于柳暗花明。

718培养的远远不止动手实践科技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求知若渴、自我提升的态度,不畏挑战、知难而上的勇气,奋进开拓、追求卓越的视野。718,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团队为荣,都以“我是718的人”为傲。14级测控专业的孟令威就是其中之一。大学四年,孟令威曾承担了很多职务,也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无论是“十佳大学生”称号,还是获得五项国家级竞赛奖项,或是同时拿到中科院、清华大学的保送资格,都比不上“718负责人”这个头衔带给他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孟令威说:“718这三个数字对来说,意味着满腔热血、畅快淋漓,718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在718实验室的几年里,他带领伙伴们披荆斩棘,屡获国家级奖项,为我校区的科技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八年来,已经有上千人带着憧憬和梦想走进718,又带着收获和成长走向四面八方。许多关于科技创新的梦想,如一粒粒种子播撒在718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长大、开花,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据统计,自2011年718创新实验室成立至今,已累计获得省级奖项147项,国家级奖项54项,共有13名成员出国留学,100多名团队成员保送或考取研究生。

718联创平台是校区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校区“项目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的生动案例。信电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瑞玲在采访中表示:“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学生社团、学院团委科创组织和指导教师四部分互相合作的模式,这种模式让每个环节都做自己擅长的工作,运行近八年,目标一致,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效果很好。

信电学院院长周志权教授也对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目前学院已经建立起了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力求让更多的学生至全校的学生受惠。第一步大一入学做启蒙,激发兴趣,然后通过大一年度计划、718联创学生团队培训两种途径进行基础技能的训练;第二步学院组织了4个校内电类竞赛,为同学门搭建了实战操练和技术交流的竞赛平台,同时学院老师的“以项目驱动的高级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拓展”、“数字逻辑应用与创新智能手机应用开发”等十余门创新实验课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第三步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同学代表学校参加难度更大的国际或国家级的竞赛,与国内外各高校进行交流,技术和视野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这三个阶梯式的训练,学生就可以分流到各个实验室和老师的项目组进行专业类的高水平的拓展。很多老师的项目组都因此受益,我自己也是受益者之一,我的课题组就有好几个来自718的同学,这些同学基础理论扎实,创新思维活跃,肯吃苦,好好培养将来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批又一批身怀科技创新梦想的年轻人,正从718这片梦想的沃土出发,踌躇满志,破浪前行!

                        (记者隗海燕/文   图片由718联创平台提供)

文章发布员: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