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风采】于长军:坚守威海练就“火眼金睛”



10月10日,小雨,山东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园西侧的雷达站。一幢普通的三层小楼里,十九大代表、哈工大(威海)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于长军教授正一丝不苟地对电脑屏幕上的实验数据做分析。从他办公室的窗口望出去,是一个面积约6000平米的长条雷达天线阵,天线阵外就是波浪翻滚的大海。此时的海面一片白雾茫茫,于长军教授和他的新体制雷达,却如一双“火眼金睛”的“千里眼”,将偌大的海面纳入视野中。大海、天线阵、雷达和一台台实验设备,已经陪伴于长军在这里坚守了27年。

1984年,于长军哈工大无线电工程专业毕业留校工作,当时,刘永坦教授的课题组正在为中国的新体制雷达研究进行科技攻关,于长军与其他9名青年教师成为科研团队的新成员。新体制雷达被称为“21世纪的雷达”,当今世界的千余种雷达中,新体制雷达不仅代表着现代雷达的一个发展趋势,而且对航天、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曾经对新体制雷达进行过突击性的会战攻关,但由于难度太大、国外实行技术封锁等诸多原因,最终未获成果。

于长军等在刘永坦教授带领下,开始了一场填补国内空白、从零起步的具有开拓性的攻坚战,经过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数千次实验、数万个测试数据的获取,航天部预研项目“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获得硕果,许多关键技术的突破为中国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预研取得成功后,1989年,刘永坦带领他的团队在新建的哈工大威海分校校园边的海滩上,建起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19903月,于长军老师从哈尔滨来到威海,成为常驻雷达站的“第一人”。19904月,雷达站完成了整机调试,同年10月,国家多个部门联合举行的鉴定会宣布:新体制雷达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1991年,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预研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要把雷达这只产生在实验室里的“千里眼”真正变成能应用的“火眼金睛”,还需要更长更艰苦的试验过程。1997年,新体制雷达项目被正式批准立项,当时已经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院士的刘永坦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新的攻关历程。于长军老师依然是团队中的骨干成员,由于他常驻威海的雷达站,因此许多重要的技术研究和试验都由他来负责。

雷达研制试验,除了在威海雷达站的试验之外,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实际应用场地的现场做试验。20多年来,于长军老师和团队成员一起,无数次从实验场地转战实际应用场地,2004年到2008年四年间,他们每年有300多天都是在外场试验场地度过的。他们解决和填补了无数个理论、技术上的难点与空白,还要面对地域和环境差异给实际应用带来的新问题和新困难。各种各样的电台、广播电台、短波电台、渔船等发出的强大的电磁干扰就是他们遭遇的最大难题之一。

“遇到困难迎难而上,面对难题义无反顾,我们从刘永坦院士身上看到了哈工大人的品格与精神,大家备受感动和鼓舞,相互鼓励,相互支持,越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于长军老师回忆起当年依然唏嘘不已,“一个一个研究,一个一个排除,可以说,我们是在解决强大的电磁干扰中成长的。”于长军和伙伴们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终获成果,2014年,新体制雷达项目荣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2015年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承担国防重大项目的同时,于长军老师还与国家海洋局合作,负责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海上船只目标星—机—岛立体监视监测技术系统”中“岛基小型雷达”的研制工作,该项目将与卫星、飞机等监控系统一体,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监测网,对海上非法船只进行全天候监视监测,对构筑海上安全防线具有重要意义。

承担繁重的科研工作之余,于长军老师还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电子侦察与对抗”“信号与系统”两本专业课,指导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多名毕业生已成为国内雷达领域的优秀科研人员。

如今27年过去了,雷达站的房子增加了一间又一间,设备换了一台又一台,天线场地也越建越大,于长军老师从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成长为两鬓斑白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坚守与执着,却一直没有改变。

采访结束时,站在办公室的窗前,于长军老师指着波浪翻涌的大海,对记者说:“我们国家有这么辽阔的海域,无论是海上防御,还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家的需要就是哈工大人的责任,无论何时,我们都义不容辞。”风雨中的海面上依然一片迷茫,但于长军老师的眼睛里,却是一如既往的坚毅与清明。(记者 隗海燕)

文章发布员: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