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魏琦峰、任秀莲——最浪漫的事
 

魏琦峰、任秀莲,1963年生于内蒙古,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2003年、2004年分别在中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均为我校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离科学与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离子膜电解分离技术、金属分离与提取新工艺及基础理论、绿色化工工艺及产品等。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省科技攻关、市科技攻关以及大中型企业科技攻关等项目二十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多次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其中任秀莲教授的L-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魏琦峰教授的“耦合吸附法生产乳酸钠的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定向分馏纯化制备高品质L-乳酸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同岁、同乡、同窗、同事、一同走过35年的人生伴侣,流淌的岁月中,魏琦峰和任秀莲的人生早已和谐融汇在了一起。他们携手踏过生活的一处又一处沟坎,并肩翻越科研的一道又一道山梁。时光把他们雕琢得越来越像,衣着很朴素,笑容很温和,眉眼很善良。也有一些特质在年华的冲刷中愈发光泽,比如魏琦峰的豁达与果敢,任秀莲的单纯与执着。

这次的采访地点定在夫妻二人共同的办公室,看见我来,两个人很有默契地同时抬头起身,温和地向我微笑招呼。魏教授在茶台上烧好一壶水,细心地沏一盏茶放到我面前,然后又端了一盏茶走到任教授的桌边轻轻放下。杯中丝丝淡雅的香气扩散开来,氤氲出一室舒适宁静。袅袅茶香中,我渐渐走进了他们温暖的故事里。

                 

                        两股人生的相会

魏琦峰和任秀莲出生于动荡的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带来的阴影还没有散去,同时代出生的国人普遍属于“饿大的一代”,也是吃苦耐劳的一代。                 

魏琦峰的家紧邻内蒙古牧区,作为农民家庭中的长子,他从小就照顾弟妹,随大人下地务农,吃一顿饱饭像过年。记忆中最自由的风景是去牧区骑无鞍的“铲马”,爽朗的少年挥动着马鞭策马奔腾,像草原上掀起的一股绿色的晨风。

出生在内蒙古白云鄂博大山中的任秀莲就幸福得多,工人家庭口粮供应相对充足,她又是四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儿,在家中最为受宠,连弟弟都要让她三分。安静的少女每天踏着石子路上学放学,在路边随意采一把甘草放进口中咀嚼,单纯而快乐。

1982年,两个年轻人同时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两股迥异的人生从此汇合到了一起。

80年代初的爱情是含蓄深沉、不露声色的。任秀莲是个低调的“学霸”, 从小到大成绩一路飘红,大学时期依然稳居年级第一,魏琦峰热情上进,骨子里有一股闯荡精神。两个年轻人相互倾慕,却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没有表露心迹。“那个年代跟现在不一样,男女生都不会并肩走,中间至少隔着一个人的距离。”直到临毕业的时候,他们怕彼此错过,才终于郑重地牵起了手。“感情是不会轻易说出口的,一旦做了决定,我们就非常坚定。”毕业一年他们就结婚生女,经营起了自己的小家。

那时候任秀莲在包头师范学院任教,魏琦峰在企业打拼,两个人经常一起攻克企业的技术难题,在家庭内部就实现了“校企结合”。依托魏琦峰对行业技术需求的准确把握和任秀莲的高校科研优势,他们共同完成了一系列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制备碳酸稀土的新方法”研究是整个稀土行业的首创,目前已经在行业中广泛应用。

幼小的孩子、繁忙的工作让夫妻俩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在家中备受宠爱的女儿任秀莲很快转换角色,成为任劳任怨的贤妻良母。魏琦峰的工作是三班两倒,有时一个12小时的夜班结束后还要继续回家照顾孩子。“生活中肯定有一段时间是很累的,每个有家庭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等你回过神儿来的时候,十多年过去了,已经‘奔四’了。”魏琦峰忍不住感慨。

 

                       你敲定的事,我就跟从

两个人在忙忙碌碌的日子中“回过神儿来”,千禧年已经悄然临近了。此时任秀莲在高校评到了副高,魏琦峰也在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转了一大圈,一路做到了总工程师。人到中年,事业小有成就,现世安稳,生活像湖水一样平静安宁。就在这时候,魏琦峰却做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脱产考博。

“从我参加工作的1986年到2000年,中国的企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高了。我觉得自己的能力到头儿了,需要一个新的起点。”

放弃现有的一切重新“折腾”一次,成败难以预料,任秀莲却对丈夫的“任性”无条件支持。“他能站在一个高度上看问题,决策力和执行力都很强,我相信他。”

魏琦峰也当得起这样的信任,他报考中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与众多的应届生一起参加全国统招考试,在当年报考导师的四个考生中排名第一,连英语成绩都高居榜首。
   
 魏琦峰回忆,当年校园里与他年纪相当的“老研究生”并不在少数,大家都在努力地弥补遗憾,追求梦想,灌溉激情。“我们那一代人还是很勇敢,很有奋斗精神的。”
    “我真的非常佩服他。”时隔多年后的今天,任秀莲依然很为丈夫的决定感到骄傲。“不管在家庭中还是事业上,他一直是领跑者,他敲定的事情肯定不会错,我只要跟着走就是了。”魏琦峰读博的第二年,“资深学霸”任秀莲也考取了中南大学的博士。

时光轮转,恍如昨日重现。当年同班的男女生又一次在高校中成为同窗,并肩外出的时候中间还是要隔着一个人的距离,不过那个人是他们已经亭亭玉立的女儿。

2004年,任秀莲博士毕业,站在新的人生起点上,他们开始重新规划未来。“我们一直很仰慕哈工大,这里的学科与企业结合得非常紧密,威海又是适宜人居的城市,我们就向这里投了简历,并且很幸运地收到了面试邀请。”
   

 

                           对哈工大一见钟情

面试那天,夫妻二人第一次踏进哈工大(威海)的校园,对这里“一见钟情”。“我们一下子就被校园美丽的环境迷住了。正巧那天毕业生授学位,很多穿着学位服的学生们绕着主楼前的松树向前走,那种仪式感让人印象很深刻。面试后我们马上推掉了其他几所学校的邀请,心里认定这里了。”

“万事开头难。”魏琦峰说。2004年海洋学院刚刚成立不久,招生规模快速增加,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平台薄弱。

任秀莲笑着回忆起面试时的一个小插曲,当时临近暑假,夫妻俩想参观一下实验室,但是被告知管实验室的老师出远门了,别人没有钥匙。“真正来工作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院里根本就没有教师实验室。”

在不可能中拼出可能,在艰苦条件里搏出成绩,这是校区代代传承的精神。当时任秀莲一个人承担三个年级将近30个班的分析化学课,魏琦峰教授十几个班级的无机化学课,还有多门选修课和实验课,他们的科研工作可以说是咬着牙坚持下来的。

当时他们利用学院的一个本科生实验室做研究工作,学生上完实验课的空档,两个人赶快从柜子下面拿出自己的实验器材争分夺秒地做实验,下一批学生来之前还要抓紧时间收好。“大概有五年多的时间,我们都是忙到半夜十二点以后才睡觉。”

有一次任秀莲的老父亲来看望女儿,对家中独女的忙碌非常心疼,忍不住埋怨:“孩子大了,你们应该轻松了,怎么跑到这里来遭罪。”任秀莲一笑不答。 “我父亲可能不理解,站在哈工大的平台上,能教导这么多优秀的学生,能与更多的企业开展合作,其实是非常充实和幸福的。”

魏琦峰谈起学院教师们也非常感动。“当时周围的老师都是超负荷工作,但是没有人抱怨,大家都坚守岗位努力工作,哈工大人的这种精神很打动人。”

魏琦峰说,2011年随着校区将海洋领域作为发展重点,实验设备和科研平台迅速跟进,学院的科研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一批非常优秀、非常有潜力的年轻人做出了越来越多的成绩,我们对学院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一个地方付出越多,感情就越深。”谈起初来那几年的经历,魏琦峰简单地总结道。

 

                       科研上阵“夫妻兵”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科研之路上,魏琦峰和任秀莲是最亲密的战友,是同甘苦共悲喜的“夫妻兵”。

与企业谈项目,夫妻二人通常是一齐“上阵”。熟知产业现状、企业运作的魏琦峰首先“出马”,从成本、设备、操作、产品等方面综合考量,找准企业工业技术需求与科技研发的关键契合点。“企业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赚钱。”在企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魏琦峰一针见血地说。

专业基础十分扎实、擅长分析化学的任秀莲紧随其后,就研发过程、产品测试等具体环节进一步沟通。

拿到课题之后,魏琦峰和任秀莲又在实验室“并肩作战”,两个“队友”彼此欣赏。“他想法多,也很幽默,很能鼓舞士气,常说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能为企业创造多少效益,能为行业带来多少改善。”“她是一本‘行走的专业书’,实验中碰到理论方面的问题,不管是多生僻的,不需要翻书,只要问她,随口就会给出标准答案。”

不过有时两个人太过投入,又意见相左时,也有“一言不合就冷战”的时候,有时候这“战火”还会从实验室蔓延到家里。为了尽早把火苗扼杀在萌芽里,两人在磨合中逐渐达成一致——现场做实验,对错立马见分晓。

“每次看到两位老师一言不发,一脸严肃地走到试验台边各自动手操作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他们又有不同意见了。”任秀莲的研究生刘丽娟笑着说,“结果一出,谁对谁错从他们脸上就看得出来,我们都觉得两位老师实在是太可爱了。”

不过近年来,这种“赌局”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的默契更多,许多想法都达到了高度一致。

“做科研首先要真正热爱,然后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坚持到底的决心。”这是夫妻二人一致的看法。

坚持有时候是一件很“熬人”的事。如今夫妻二人致力于有机酸项目的研究,一个课题有时候要坚持五六年、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其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L-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是最快出成果的,也用了五年的时间。

“遇到瓶颈的时候他比我更急,”任秀莲笑着说,“我比较慢性子,他就是恨不得一下子就找到正确的方法,把问题解决掉,我常说太着急了对身体不好。”

两人办公室的小黑板上有黑色水笔写的“谁着急,谁遭罪。”那是任秀莲开玩笑时随口说的,魏琦峰把它写下来“每日自省”。

每一个课题,夫妻二人都倾尽全力。2017年的春节,他们大年初三就回到了实验室里,因为“实在是放心不下。”

“既然跟企业签了合同,就一定要做好,不能让人家失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但求问心无愧。”

随着一批有机酸项目的研究成果实现或接近产业化,魏琦峰和任秀莲夫妇在行业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企业觉得他们是能做实事儿的人,主动来找他们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们还在不断地摸索,希望能把发酵液中有机酸分离纯化的传统方法逐步淘汰,用更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成本更低的方法去替代,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一个化学方程式就是一条生产线

“一个化学方程式就可能是一条生产线、一个车间甚至是一个工厂。”魏琦峰经常在课堂上这样告诉学生。

“学习课本不是目的,扎实地把课本原理理解透彻,从原理中看到新的课题、新的手段、新的产品,这才是目的。”

从企业到高校,从车间到课堂,魏琦峰觉得知识是融会贯通的。为了教好学生,他在备课上下足了功夫。他讲课从原理及实际应用的关系出发,讲解原理背后的内涵,通过什么手段应用到工业领域里,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多年的企业实践经验让他的课程更为生动,也更为贴近产业需求。

他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质疑,独立思考,“我希望学生能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好多学生参加工作后告诉他,他们学到的东西非常有用。

任秀莲的课堂也同样打破课本的条条框框,前后贯通地讲解书本中的重点难点,与产业紧密结合。“她86年毕业就在高校任教,课堂经验非常丰富,她的知识体系十分严谨,对学生非常有耐心,学生对她的评价很高。”魏琦峰说。

他们也非常欢迎本科生进他们的实验室锻炼,但是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真正感兴趣,二是目的单纯。“我们做项目一不想出名,二不为赚多少钱,最大的愿望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也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希望学生也怀着热爱科研的单纯目的来加入,而不是为了推荐信或者加分。”

他们对研究生的选拔也有自己的标准。“首先人生态度要积极向上,再就是要善良。至于知识水平稍低一点,都可以慢慢培养。”

“魏老师和任老师都是很善良和蔼的人,对学生非常好。”刘丽娟说。实验室的学生们看见两位老师的朝夕相处,都会生出几分羡慕。“魏老师一个眼神,任老师就会把下一个实验器材递给他,他们之间都不需要说太多的话,特别默契。”“魏老师对任老师非常好,处处能感觉到对她的那种关心。”

 

                         最浪漫的事

谈起学生对他们的羡慕,两个人却都有几分腼腆起来,摇手说自己不懂浪漫。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哪里懂什么浪漫,不讲究吃穿、不会打扮、也不懂得玩儿乐。”两个人回想了一下,在一起35年,没有一件事情称得上浪漫。

吃饭的时候、散步的时候,夫妻俩讨论的都是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这才是‘夫妻档’的好处,随时随地高效利用时间,1+12。”

“现在是我们的‘黄金期’,生活里没有什么操心的事情,能全心投入到事业中去。”

不过前段日子魏琦峰曾有一个称得上浪漫的规划,想两个人出去自驾游,但是任秀莲觉得太折腾了。“我觉得开车走那么远太累了。”

“我开车,她坐车,一上车就睡觉,还嫌累。”魏琦峰在一旁小声抱怨。不过任秀莲让他自己出去玩儿,他却坚决不肯。“他说我必须拉上我老婆去,要不又有什么乐趣。”

任秀莲说自己胆子小,内蒙古长大却从没有骑过马,开车十几年却不敢上高速,最怕的事情是在公共场合讲话。她还记得2012年获得金钻奖的时候被要求发表获奖感言的经历,“我真的很努力地去准备,但是一开口就全变样了。”任秀莲笑着说,“我也觉得纳闷,这些年上讲台、谈合作倒是不怯场,一开会发言就特别特别紧张,可能我还是适合埋头干活儿,魏老师就比较有领导风范。”

问起对未来的规划,任秀莲马上转向魏琦峰:“魏老师,我们未来的规划是什么?告诉我,我好跟着你走。”

魏琦峰笑着回答:“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好学生、做好科研、照顾好身体。”

“对,就是这样。”任秀莲说。她接着开始数起来,“我今年55岁,到62岁就不能招生了,还能带7个博士,14个硕士,要把这些孩子们都带好,把项目都做好。”

“一起走过了这么多年,浪漫我不懂,但是珍惜眼前的时光,珍惜身边的人,就是最重要的事。”魏琦峰说。

因为有身边的那个人,所以不觉年华逝去,永远岁月静好。因为能与之相携,眼前的光阴才点滴珍贵,未来的风景才让人期待。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两个不懂浪漫的人,用有力紧牵在一起的手,演绎了一场世界上最浪漫的事。

                                             ·记者 谭璇月·

 

文章发布员: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