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其实一直有梦

 

我经历了学校30年发展中的21年,我想我有责任写一些东西,为了回忆,为了纪念,为了未来。

3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然而,与她一起走过的人才知道这30年的不易。文字能力所限,无法呈现所有的回忆,不能表达出所有的情感,只写一些自己认为值得一说的事供大家传看。

一直有梦

梦给人希望,给人力量,给人战胜困难的勇气。个人如此,学校亦然。

记得刚来威海一年左右,大概是1995年冬季的一天,学校所有的教职工走进了现在A楼西侧的阶梯教室,在那个仅仅可容纳百十人的教室,我听到了来到这个当时仅有几百亩地、几十名教职工的校园后的第一个学校梦。当时的校长乔晓林教授向全校传达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正在和德国的一个企业家谈合作,建设“东方大学”。这是一个国际化办学的宏伟计划,德国人将投资1.2亿马克建设一个国际大学,不是在别的地方,就是在当时我们正在工作的地方。我想,当时的每一个老师都还是第一次听说以亿为单位来计算的资金,大家交头接耳,兴奋地相互询问着“马克”是什么,“1.2亿马克”值多少人民币,甚至为我们学校要建成东方国际大学而自己英语水平太低而开始焦急。这一天也许是每个人工作以后最兴奋的一天,大家上午听得不过瘾,下午请乔校长继续讲。当然,这个梦很快就结束了,甚至很多人把它当成了笑谈。然而,对于那些仍在困惑“红旗还会打多久”的老师们来说,这个计划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是一个让多数人思考学校未来和自己前途的开端,那也许就是学校真正谋发展的开始。

第二个梦是建设“东方伯克利”。带给我们这个梦的,是曾经担当过“KM6”工程副总指挥、时任威海分校校长的王尔德教授。这个想法是在一个不平凡的历史时刻提出来的。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但就当时的条件而言,我们培养本科生、尤其是重点本科生是十分勉强的。1997年当546名本科进入校园后,由于学生对学校条件的不满意,出现了严重的思想动荡,虽然得到了基本解决,但这种影响在后面的两年里仍然持续蔓延。为了缓解当时的局面,学校主管部门决定暂时实行“3+1”的培养模式,即本科生在威海培养3年,最后1年到校本部做毕业设计,从98年开始实行,当时95级学生的毕业设计就是在校本部进行的。如果长此以往,专业教师不可能留下来,专业、学科不可能得到发展,威海校区存在还有多少意义?因此1997年到1999年,学校又进入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王校长和当时的党委书记魏惠临同志与老师座谈,与学生交流,希望稳定学生,希望取消“3+1”培养模式。经历的人才知道当时把这件事做下来有多么难,几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学生是希望继续走的,上面的政策是清楚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提出完善本科办学条件,提出来学校的发展目标是6000名本科生,参照校本部主楼建设主楼,特别提出“分校也是有前途的,我们要建设‘东方伯克利’”。“东方伯克利”的梦想使当时的老师和学生重新燃起了希望,决心与学校一起风雨同舟、共度难关。1999级学生留了下来,“3+1”取消了。从历史上看,威海校区有现在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东方伯克利”的梦支撑了我们,让学校度过了重要的难关。

第三个梦也许应该算是“自强梦”。用“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来形容威海校区这些年走过的历程再恰当不过,这种精神切实融入了老师、学生的骨髓中。早期,“我们靠天、靠地”,就是上要依靠航天部,下要依靠地方政府。航天部有过支持,地方政府也有支持,但是,一个学校的发展需要持续的、具有一定体量的支持。校本部支持招生计划,但校本部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哈工大进入211985”,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源来支持威海校区。靠谁?靠天,靠地,更要靠自己。第二次担任威海校区校长的乔晓林教授在一次教代会报告中提出“萌寒春而茁苍穹”。这充分表达了威海校区人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本色和决心。这之后继任的李绍滨校长提出“有为才能有位,以贡献求支持”。这个时代不再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要取得山东省的支持、工信部的支持,都要先自己成长起来,没有贡献是不能取得支持的,靠同情是无法快速发展的。李校长的想法同样阐释了自强的梦想,同样鼓舞着威海校区的教职员工战胜困难,自立自强。

“团结一致谋发展,奋发图强再创业”是姜波书记在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口号。在这次报告中还提出一个目标:建设山东省工科强校,成为名校之名校区。进军海洋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山东地处渤海黄海,发展海洋得天独厚。而山东省高等学校中以工为主的学校较少,具有一定实力的学校更少,这对于支撑山东蓝色经济发展显然是不足的。哈工大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威海校区海洋、船舶的发展方向,建设与哈工大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校区,正是看准了山东蓝色经济发展的方向,而在这个方面,做强工科是山东省最感兴趣的,因为不管是工科人才还是工科科技都是面向海洋发展的重要需求。“山东省工科强校”,这也许是30年来我们离梦最近的一次。这个梦,正在随着海洋、船舶、汽车、材料、电气等学科的发展一步步扎扎实实向前迈进,也会随着新到任的徐晓飞校长治校方略的不断推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实现。

说起梦想,最容易想到的是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中写的让人看后热血沸腾的话:“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我们一直有梦,相信有梦就有未来。

可爱的学生

威海校区30年,站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回顾学校发展,需要感谢的人很多,感谢那些早期的建设者们,他们披荆斩棘,开荒辟园,奠基立业,如今多已满头银发,这些人我们固然不能也不会忘记。还有一些人我们也应该感谢,那就是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尤其是早期的学生,他们也是学校的建设者和创业者。

当我们走在校园,会看到校友留下的纪念石,那是早期的校友们回校时留下的。每当这些校友返校,都会忆起当年上学时学校的艰苦环境,都会感叹母校发展变化。这些学生,尤其是学校初期招收的本科生,是校本部直接招收后分在威海校区的。他们也曾因此而沮丧,他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校本部学生同样的教育资源。当年他们思想上的不稳定确实是可以理解的。记得当年学生与校领导的见面会上,学生留着眼泪说:“老师,我们并不是对你们有意见,我们就是想多学点东西。”这话现在说起来都让人想流泪。当学校领导、老师反复与他们沟通交流并承诺尽快改善本科办学条件后,他们决定留下来,不再去校本部做毕业设计,立誓努力学习,将来考研到校本部去,并且喊出了“今天我以哈工大为荣,明天哈工大以我为荣”的响亮口号。这些学生有着金子般的心,他们为学校做出的贡献是深远的,他们同样是学校的创业者,我们必须向他们致敬!这些学生有很多我还能叫出名字,王伟、黄莉岩、贾志平、曹玉玲、王健等等,很多都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虽然条件艰苦,但学生们确实普遍很努力,在威海校区不长的发展时间里,已经出现了两个全国优秀班集体,一个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这一点我们确实应该为他们骄傲。0201101班是我校区的第一个全国优秀班集体。在这个班集体中,同学们团结上进,学习成绩优异,出了不少优秀的学生。而且,他们有一个突出的地方,就是科技创新。那个时候大学生创新在威海校区才刚刚起步,他们和班主任刘会英老师一起白手起家,没有地方,就把一个不怎么用的厕所改造成了创新工作室,这也是威海校区第一个创新工作室。没有钱出去加工零件,他们就自己动手制作,没有资金,他们到处化缘。他们身上反映出了威海校区学生身上所特有的自立自强的精神。在此之后,又有0503102班获此殊荣。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的是0702101班。

优秀的班级还有很多,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不怕困难,拼搏进取,勇于创新。正是在这些优秀学生的影响下,威海校区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好,在山东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每年都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得佳绩,获得国家级以上奖励几百项,这是我们这个校区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艰辛就业路

这些年,我觉得最让学校、老师和学生倍感压力的不是办学条件的艰苦和遇到的困难,而是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可。

“你是哪里的?”

“我是哈工大威海分校的。”

“威海分校?哈工大在威海还有个分校,是二本还是三本?”

这样的对话,早一点来到威海校区的人,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遇到过,这种不了解,甚至质疑,带来的不仅仅是反复解释,而更多的是一种伤痛,毕业生甚至因此而自卑。

随着学校的发展,随着各方面工作的不断提升,这样的声音渐渐少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因此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的毕业生回到母校谈起这个,如果谁问我是哪毕业的,我会告诉他我是哈工大毕业的,是哈工大威海校区毕业的。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信心!我觉得我们三十年来所赢得的社会的认可,所收获的学生的自信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在这一段里,我想讲一讲就业是如何提升的。

自从来到威海工作,就与就业结了缘,这么多年多数时间都在直接或间接做着这方面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就业这个词,那时还叫毕业分配,虽然国家政策已基本放开,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毕业分配,而是一定条件下的自主择业。那时刚刚招第一届本科生,毕业生还都是专科生,根本谈不上就业,也谈不上分配。虽然航天系统那时还很好进入,但稍好一点的单位都已经招收本科生,只有066061等山沟里的单位才考虑要一些专科生,基本上没有用人单位来校招聘。记得我组织的第一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也是学校历史上的第一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是在1996年的冬季。那次见面会筹划了很长时间,当时主管副校长梁景凯亲自带着我到威海和烟台的一些单位走访、邀请。但到了见面会时,来到学校的只有三家单位,当时那种心情可想而知。我现在仍然保存着那张在长城酒店与用人单位代表的合影。

后来,汽车学院搬迁到了威海,带来了一汽和二汽旗下的一些单位,境况有所好转,但仍然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还是靠自己。还记得来校招聘的第一个合资企业就是当时生产富康轿车的东风神龙公司,这让我觉得学校的用人单位档次终于上了一个台阶。现在说起来肯定很多人觉得很可笑。学校逐渐有了较多的毕业生,如此局面真的难以支撑学校继续走下去。

2000年之后,我们开始进军校本部,带着毕业生参加校本部的见面会。我们提前过去,帮学生联系住宿的地方,给他们一些鼓励和指导。我记得,第一次带学生参加校本部的见面会,在现场威海的学生就签了40多个协议,这个数字并不多,但要知道,整个见面会才签了100多一点协议。威海的学生哪见过这么多单位呀,简直到了眼花缭乱的地步。在校本部的学生还在拿着协议书优哉游哉地选择的时候,威海的学生已经用滚烫的双手递出了自己协议。这里还有一个插曲,有些单位没有听说过威海分校,听说学生是威海的,悄悄到休息室找到校本部管就业的领导询问是怎么回事:“威海分校是和你们学生一样的吗,我相信你们,你们说是我就签,你们说不是我就不签。”当得到肯定回答后,他们才答应签协议。我当时站在那里,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还是要感谢校本部的这些领导和老师。

全面参与到校本部就业中去是我们的目标,只要校本部出去走访,我们就尽量跟上,主要是宣传。但是,我们离校本部实在太远了,他们虽然资源很多,但想帮助我们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后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五所学校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实现资源共享,成立了“东北五校就业协作体”。每年共同走访,共同邀请用人单位入校招聘,形成一个从南到北或从北到南的招聘路线。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因为我们离大连只有一海之隔,这个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于是,我们开始做“5+1”的梦,参与到这个协作体中。经过大量的工作,协作体成员单位终于同意了我们的加入。参与五校就业协作体,不仅仅为威海校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资源,更重要的是我们进入到这个平台之后,这几个学校的用人单位基本上没有人再质疑哈工大威海校区的性质和学生质量,威海校区的就业也真正进入到了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所以,要感谢校本部,感谢五校从事就业的兄弟们。当然,也要感谢毕业生们,他们在企业中的出色表现,使用人单位真正对学校建立起信任。

在此基础上,我们与山东省211院校建立了联盟,也随五校一起拓展了航天、航空、造船等领域。目前,威海校区的就业进入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2014年,入校开专场招聘会的企业360家,参加大型招聘会近700家,首次突破了1000家单位入校招聘,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

门前那棵松

每年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学生离校前的一次生动的爱校教育活动,也逐渐发展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2003年,学校决定要给毕业生一个终生难忘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这个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学生处的身上。在主管领导王建文副书记的带领下,我们确实花费了一段心思进行策划。首先,就是策划一个有内涵的中心主题,选什么作为中心呢?在众多的方案中,我们选择了主楼前的这棵松树。据在这里生活多年的村民介绍,这棵松树已经存在了很多年,由于这是沙土,树长得比较慢,但这棵树始终郁郁葱葱。虽然经过了很多次变迁,但这棵树神奇地被保留了下来。我1994年来的时候就有,那时候周围是庄稼地,山上也有一些树,但都是农民栽种的苹果树,因此,这棵黑松树显得很特别。这棵树静静地立在那里,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建设主楼时,据说第一次划红线定点时,松树的位置在主楼的基础位置上,有人建议把它挪掉,但更多的人希望把它保留下来,主楼的位置因此向后移动了几米。这棵树见证了学校的成长历程,它和学校的师生一起经历了那些艰苦的岁月,虽然条件艰苦,但它始终坚强,并生长得很茂盛,这不正是威海校区人的精神写照吗?

选定了主题,开始挖掘这棵树的故事。让我可以小小骄傲一下的是,我调研整理的方案得到了认可。记得我整理的故事是这样的:《史记·秦始皇本记》载“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峄山,并渤海以东,过黄陲,穷成山。登芝罘,立石颂秦德而去”。始皇东巡至文山,建召文台,广纳文士,以平焚书坑儒之怨。时有一孪生兄弟,聪慧博学,声名一方,因不愿应召,触怒始皇,而受戮于黄海之滨。民国初年,渔民出海,东迎朝阳,踏浪而归。远见岸有光芒,登岸细观,乃一松树。孪生双枝,弱而繁茂,以为神,传为彼时兄弟。众言必广出贤才于此。公元一九八五年,哈工大承孔孟遗风,辟土开园,筑坛传学,贤才广至,声名渐远,青松佑鉴。在这样一个传说背景下,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生在被授予学位的时候,先顺时针徐行,绕松树一周。松树代表了学校的精神,见证了学校发展。毕业生绕松树徐行,表达了学生对学校的眷恋,也表达了在走上社会之时,必继承哈工大的传统与精神。顺时针表达学校对毕业生的祝愿,祝愿毕业生的未来一帆风顺,前途美好。

2015年,这个仪式已经延续了13年,而这棵不平凡的松树已经成为哈工大威海人的一种精神寄托。

珍藏感动

1997年初冬,学生思想出现大面积的不稳定,时任哈工大副校长的强文义教授(他当时负责威海分校的工作)知道这个消息后,受学校委托飞到威海。当时,100多学生聚集在办公楼门前,车还没有停稳,强校长就急切地打开车门,跑着来到学生的面前,蓝色的大衣扣子都没有来得及扣上,由于着急,差点摔倒。强校长是威海分校的第一任校长,他筹建了这个校区,始终关心着威海校区的发展建设,也为威海校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的情景让我们记忆犹新,非常感动。

2008年春,王树权书记刚刚从哈工程调任哈工大不久,到威海校区视察工作。当时李绍滨校长担任哈工大副校长兼任威海党委书记、校长。在树权书记和学校中层干部的见面会上,李绍滨校长介绍威海校区的情况,当谈起面临的困难时,他流下了热泪,一个将近60岁的老人,流了泪。他的眼泪不是委屈,不是屈服,而是对威海校区发展的忧虑和希望学校快速发展的急切。他流泪的情景始终清晰地留在了我和在场所有人的心里。

2014年教师节,学校举行王克老师事迹报告会。在这之前和之后,很多人写了纪念他的文章,学校授予了王克老师“师德模范”的称号。我和王克老师不熟悉,甚至没有说过一句话,只知道这位老师水平很高,在数学界享有盛誉,人很低调。听了他的学生们对王克老师的怀念和他的事迹,看到学生们在回忆起老师时声泪俱下的情形,我心中对王老师顿生崇敬之情,感动于他的为人为师。我想,一个老师,如果去世了,有这么多的人发自内心地想念他,为他流泪,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还有几个学生的事迹让我感动。一个是材料学院的张平。这个学生其实在学校很普通,默默无闻。2011年寒假,张平到火车站取票时,发现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用电话订火车票,尤其是那些农民工,没有什么文化,对刚刚实行的电话订票还很不熟悉。张平决定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仔细查询订票程序,列在大纸上,并在现场指导订票。很多人因此顺利订上了回家的车票。网上开始流传“订票哥”的故事,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学校看到这种情况,组织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订票哥”的队伍中。张平的事迹带动了很多志愿者,其后几年中,每到这个季节,“订票哥”就会活跃在车站中,帮助了很多人。张平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他对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他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社会,他的事迹并不轰轰烈烈,但着实令我们感动。蒋霁婷,经管学院一名女生,个子不高,但生性乐观、坚强、乐于助人。她利用暑假的时间,参与到国际志愿者队伍,到斯里兰卡做志愿者,义务支教。她很早就加入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队伍,当红十字会通知她的干细胞配型成功,有人需要她捐献时,她毫不犹豫,在济南千佛山医院做了捐献。这两个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志愿者,都被哈工大授予了五四奖章,他们的事迹激励和鼓舞了在校的很多学生。近些年,学校涌现出一批张平和蒋霁婷式的优秀学生,如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李扬,海中救人的王安达、高悉越、蔡海明、何朝晖等,他们的事迹必将感动和影响更多的学生。

时间匆匆,有很多值得追忆的东西,用笔难以述尽。只想说,不要忘记那些为威海校区发展做出努力的人,珍惜他们创造的现在,珍视现在的拥有,把艰苦奋斗、执着追求的精神很好地继承下来,传播开去,让过去激励未来,让未来不再遥远!·赵国亮·

文章发布员: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