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专访王树国校长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接受《中国高校科技》执行总编马海泉的专访,畅谈“协同创新与大学发展”。编者现将《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第1-2期发表的题为《协同创新与大学发展——对话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的文章转发至校园网,与广大师生共享。

                                                                 ——编者



协同创新与大学发展

——对话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


  把握“2011计划”的本质,确立协同创新中心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马海泉:20125月,我国高等教育启动了一项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突出强调“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是近20多年来,继“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后,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这些举措的一个根本性导向,就是更加突出了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

  王树国:这个判断很重要。我赞同你们在《中国高校科技》中提出的关于教学和科研的“耦合理论”。“2011计划”强调“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本身就说明三者关系绝不是简单的并重关系,而是一种耦合关系。我理解,协同创新,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实质就是要进一步处理好大学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强调通过协同创新改革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快一流大学建设;通过突出强调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关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主导高等教育的一是科研服务于教学,一是教学与科研并重。而“耦合论”更加符合高等教育的实际,因为“并重论”主要依据是我国大学办学实践对教师个体的要求。从大学层面看大学既要培养人才,也要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从大学教师个体看,也是既要教学也要从事科研。可以说大学和教师基本上都是集教学、科研于一身。对大学和教师而言,教学和科研两者的位置同样重要。但这并没有准确说明两者的关系。从大学科研和教学的依存性看,教学和科研也应该是一种耦合关系。明确这种关系,是对高等教育理论的一个根本性创新。因此,“耦合理论”的提出,必将会受到来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的重视。虽然耦合关系具有物理学意义上的偏好性,但是形象准确。从位置上看,教学和科研是高等教育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从关系上看,他们具有相互依存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其关联程度并不在于强调二者的独特性,而完全取决于二者的共性。因为,按照物理学意义上的耦合性,如果二者不在共性上做文章,而是各自强调独特性、独立性,最终两个系统因利益诉求不同而产生排斥,甚至会越走越远。大学的现实是教学、科研始终处在一种交融的状态,而且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二者之间融合得越来越紧密。回到中国大学的现实,大学并不缺少研究中心、创新中心,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中心如何能够与大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高度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为,如果协同创新中心搞不好,就会逐渐脱离于大学本身。这是目前建设行业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难题之一。

  马海泉:看来,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与王校长的办学理念真是不谋而合。近年来,因为《中国高校科技》的杂志定位,我们思考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但经过您的诠释,发现在高等教育的一些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之所以长期不能解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只找到位置,但对其中内在的关系确实很少有人认真研究。这也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树立大教育观、大科技观,许多人对教育、科研的定义还局限在原来的范围内。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同创新中心挂牌容易,但要真正发展好,确实值得认真地思考和谋划。

  王树国:根据哈工大近年来与各地共同创建研究院的体会,建设好协同创新中心,首先必须确立协同创新中心在引领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目前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已经在形式上成为很多大学的核心工作,但在内容上与大学改革发展核心工作还有很远的距离。哈工大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仔细分析了几个相关的平台建设项目,认准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改革、创新,关键在于实现人才培养创新。通过科研与教学相融合,建成一个人才聘任和培养的“特区”,进而扩大和影响整个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使学校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再前进一大步。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紧密围绕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这个基本点。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关键在于具有人才培养的职能,这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科研机构的基本优势。由于社会上还有各种优秀的企业实验室和基础研究机构,大学的科学研究并不是不可替代的,但大规模的创新人才培养则是大学独有的优势。因此,如果不强调人才培养的支持,科学研究本身就缺乏持续性,有“竭泽而渔”的隐患存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存在着长效性问题。

  目前,学校正在考虑如何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长效机制的问题。高等学校当前的确面临着资金投入匮乏的问题,但是在大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绝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得新的融投资平台,也不仅仅满足于建设一个比传统的大学研究所更好的研究机构。如果那样的话,就与“2011计划”的“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探索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根本目的”大相径庭了。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上,高等学校要有“最高纲领”,要勇于瞄准最高目标,要敢于去啃体制机制改革的硬骨头。

  立足依托教学和科学研究协同的角度,探索建立21世纪的中国大学创新平台

  马海泉:要落实好“2011计划”,必须深刻理解计划提出的根本目的,探索高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新在哪里?搞清这个问题,必须清楚“2011计划”的本质,也是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强化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高校科技》近几年一直倡导的科教融合的本质就不仅限于在教学领域,而是涉及到大学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对许多人来说,这似乎并不应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大学整体确实是以科教融合的形态出现在社会的,但是在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上,在高等教育理论上科教却实实在在是分离的。也就是有“共实”无“共识”,正因为如此,高校中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我是研究高等教育的,我是抓教学工作的,高校科研工作我并不关注。言外之意就是高校科技工作不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因此,导致一些大学领导人虽然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只要能出成果要钱有钱,要房有房),但并不关注大学科学研究本身的体制机制问题,不关注科研育人的问题,不关注科学精神、学术规范等问题的研究,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关心教学与科研本身的一致性问题。按照“科教融合”的理念,高校科研不仅是科技工作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因为我们与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最大的两个差距一是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来教育学生和培养人才,二是研究型大学不是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人才而是在科研环境中培养人才。

  王树国:确实如此。现实大学的许多工作是无法准确界定属于科技工作还是教学工作的。但大学中无论搞教学工作的还是搞科研工作的,很多人在做事时并没有从科教融合的视角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因为传统上我国大学主张的是“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明显是一种科教两分的理念。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作用下,我们无法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既考核教学也考核科研的教师综合考核指标,因此,只能在二者的权重上换来变去。教学、科研本是大学发展的两个方面,但如果把他们看成是两个事物,结果是不论强调教学还是强调科研,都必然会忽视另外一个,甚至给另外一个事物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学是一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创新高度融合的学术共同体,大学的理论、大学的制度、大学的精神和大学文化都应是科教文融合的。这个问题搞清了,我们在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过程中,就容易找准中心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明确必须立足于依托教学与科研协同创新,来创建一个探索21世纪的大学创新平台。

  马海泉: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并不是“2011计划”的终极目标,但协同创新中心对于大学提升创新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必须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王树国:哈工大正立足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探索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性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抓创新型人才培养。最近学校大张旗鼓地表彰了建筑学院,并不是因为这个学院的本科生获得了国际设计大奖,而是表彰他们创造性地把建筑学、医学和生物学原理结合起来,设计出“喜马拉雅水塔”。这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超越课本和教材的,是去启发学生在学习知识基础上创新。第二个方面,创造更加良好的科研环境,进一步推动优秀本科生进入科研。哈工大倡导大二以上学生主动进入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接受科研训练。让学生到学术环境中去感受、去熏陶,让学生更早地接触科研方法,培养创新思维,树立科研信心。第三方面,要下大力气解决教学国际化问题。我理解,国际化不仅仅体现在用双语教学,从世界范围内招聘一些高水平的教师,照搬国际上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最重要的是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使中国大学完全融入世界高等教育,在学习、引进中形成中国的大学特色,并最终能够影响世界高等教育。最近,哈工大在引进一个国外的生物学科团队时,聘请了牛津大学的专家为我们运作整个招聘过程,最后选定了4名外国专家和1名长期留学海外的华人专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切实地体会到了世界一流大学在招聘教师时所秉承的思想、观念和模式。我们将通过这个学科团队做一些完全国际化的教育改革尝试。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注重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因此,我们从革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问题入手,引导和激励教师去发现人才培养与科研发展的内在联系。我曾经接待过的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同我谈话的整个重心都是自己的科研布局和学生培养状况。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历史上真正的国际大师都是很重视教学的。

  探索建立以学生成才为主的大学体系,将科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到实处

  马海泉:许多校长介绍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都是以如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协同开展高水平科研为主,但是,为什么您偏偏将焦点聚在人才培养上呢。

  王树国:我体会,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满足国家和区域的重大科技需求与人才培养并不矛盾。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而且这种矛盾已经从数量需求转到了质量需求。这是中国大学面临的一个大问题:21世纪,中国大学如何使培养的人才达到社会的期望。大学自身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差距,因此不断地推进改革。教育行为具有很强的模式化特征,如果大学要推行大面积变革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现实是:这么多按固化的模式培养的学生,如果强行推进改革,首先担心的是教师不会教了,学生不会学了……其结果就可能是,新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但是旧的教育模式已经被打碎了,使大学面临灾难性后果。所以我们就抓住“2011”这个平台,将它当成教育实验平台,成功以后就可以来推广这个实验模型。

  这个实验模型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科教融合。与结合不同,融合体现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形态,注重科技和教育的“交集”。大学要提高办学效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信息化时代,在科技爆炸式发展的时代,大学要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对他们未来成才所必须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目前,我们的大学还在紧扣课程设置、学时、学分、考试,学生去听完课、写完作业、考完试就结束了,这样的教法和学法根本没有把课程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同课程到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目前还缺乏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论证,缺少对“未来需要什么和怎么培养”的考虑。

  因此,在“2011”平台建设上,我们就是要探索建立以学生成才为主的大学体系。这个体系要充分体现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和引领,将通过科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到实处。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方向大都是学术前沿方向,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通过提倡科研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不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全部前沿知识都掌握了,而是让学生获得探索精神和了解发展趋势。哈工大的一位校友,30多年前毕业于学校工科专业,毕业之后很长时间学习并开展医学研究,最后在医工学交叉领域做出了成绩,成为一个领域的领头人。他体会大学要让学生更多地去涉猎相关学科和兴趣领域,使学生对新学科、新领域充满兴趣和追求。

  马海泉: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根本。通常来说,教师的科研成功是属于个体成就的,但是教学能力属于学校本位的。因此,大学在聘任教师时不能本末倒置,关键应看教师对人才培养和教学的实际贡献。

  王树国:说实话,尽管大学在考察大学教师时要考察科研和教学这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对科研的考虑会更多一些。这在大学开始从教学型走向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初级阶段问题”。但是当大学整体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之后,就要特别注意既要避免弱化科研的取向,也要避免轻视教学的取向。有些大学教师在科研能力不强的时候,还比较重视在教学上下些功夫,争取给自身评价提供支持;但是一旦自身的科研能力上去了之后,觉得自身的评价参数比较好了,就容易产生弱化教学参与的取向。这些问题也是很多大学致力解决的问题。

  大学教师一定要避免这样的“悖论”:没有科研基础,很难培养创新性人才;有了科研基础,容易弱化教学使命。大学教师都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即科研与教学是一致的、融合的。为了科研而忽略了教学,大学教师就偏离了职业轨道,成了研究所的研究员、工厂的工程师,就与大学教授的职业要求大相径庭了。大学教授要在学术上有相当的造诣,在对科研和工程应用都有了解的基础上,用科研的精神、成果和经验去创新和发展大学的教学,才能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有更宽阔的视野、更丰富的经验和更高的能力。

  我们正在加强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就等同于把这个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企业需求与应用结合起来了。这种创新环境是对大学教师自身视野的拓展,也是对大学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和新提高,为大学提供了很多外部化的潜在的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在这种环境中,还有助于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多样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更可能是基于问题、基于创造的知识传播与创新性学习的新型关系。在协同创新模式的教学活动中,大学教师更可能是一个学习者,也可以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新的知识和启发。当大学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上、思维上的新收获,教学过程本身就转变为一种创造性活动了,那么他们也就会逐渐形成对教学创新的新期望和新投入了。

  直面网络社会的挑战,以协同创新的精神推动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马海泉:当前,转型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必须有更大的担当。除了提高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引领外,您认为还有哪些是大学发展中迫切需要重视的。

  王树国: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里,不仅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育的思想和传统也必将产生巨大变化,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已初露端倪,并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互联网已经彻底突破了技术的层面,成为一种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成为一种生存环境。在网络社会里,学习能力培养将比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需求更具有挑战性,许多传统的专业技能很难完全适应社会需要,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将成为常态。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将会面临更加多变的知识挑战。互联网下的人的职业发展必然是建立在终身学习和学习能力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大学要给学生提供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再学习能力。既要引导学生打破学科思维限制,也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创新能力。我希望哈工大培养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非常好的科研能力提升和才能展示;在研究生阶段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并在参加科研活动中取得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大学需要在信息化时代,站在科教融合的高度上重新认识和评价教师。我认为,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两个基本素质。一是教师本身的思想比较活跃。网络传播已经把世界上各种新观念送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学生已经身处各种信息潮流当中。教师如果思维僵化,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教师的思想活跃起来,才能谈得上引导学生去剖析、去选择、去创造。二是教师本身要关注和从事科学前沿研究。在网络时代,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可以通过世界性的名校公开课来学习,再强求学生坐着老老实实地听教师照本宣科已经很难了。如果教师自己没有进入前沿开展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教给学生的东西很难保证是最新的。

  信息社会还要求教师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好的信息资源,在世界性的开放教学资源体系中分享和借鉴。我们计划通过哈工大的“2011”平台,把哈工大的优势资源向国内外公开,也建立面向国内外的优势资源获取渠道。我们正按照这个思路选聘教师和评价教师。首先,我们按照“校内外一视同仁、国内外一视同仁”的态度选聘教师。我们正在做的招聘平台强调不看教师的背景和年龄,而看候选教师的思想和质量。重点考察候选教师的学术素质和教学能力,要求使基本达到或者经过培养后确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其次,我们通过教师聘任办法改革来寻求突破。去年已经有两个年轻的讲师,通过海内外同行评审后,直接被学校聘任为教授。第三,要求教师知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哈工大已经初步建成矩阵式的管理体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纵向科层管理体系,主要结构是“校”、“院”、“系”,按照学科划分和教学组织与管理来运行的;二是改革后的横向科研管理体系,主要结构是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下设的若干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构成,强调不按照学科来设置,而是按照研究问题或研究领域来申请和批准。一个研究所可以包含各个学科,有助于打破单一学科的限制,这是实现学科互通的重要平台。目前的改革成效表明,通过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组织模式的转变,有助于推进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

  在矩阵式的管理体制下,所有人员的人事身份保持在院系,但科研活动、教学活动已经超越院系设置了。比如在我们的某个研究所,可能涉及到计算机、控制和机构等多个学科,在科研活动中需要多学科协作完成项目,最终自然形成了一个多学科或者跨学科的团队。这种多学科或跨学科环境的营造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创新,使培养的学生不再是单一学科的思维,而拥有更系统的思维和多学科的乃至跨学科的思维。

  (本文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与《中国高校科技》执行总编马海泉对话实录,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黄超整理成文)


《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第1-2(http://www.zggxkj.com.cn/?module=show&id=482




文章发布员: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