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记忆(一)
 

 

开栏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即将迎来建校30周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让我们从哈工大记忆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历史上就是一所国际性大学(1920--1949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当时校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创建,与帝俄在中国建设中东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长铁路”)有直接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直至1935年,日本用物资换取了中东铁路苏联一方的产权,学校的教学活动开始向日本教育模式过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长铁路局领导,属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新中国建立前的30年,哈工大培养了许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声望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创建阶段(1920.5-1928.2

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是19205月开始筹建的,1017日举行开学典礼。当时设铁路建设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科。首届三个班共招收103名学生,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一律用俄语教学。

192242,学校改名中俄工业大学校,学校由4年改为5年,原两个科分别改为铁路建筑系和机电工程系。毕业生经考试委员会答辩合格,授予工程师称号。

中苏共管阶段(1928.2-1935.3

192824,学校隶属关系发生变化,改由中华民国东省特区领导,校名改为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东省特区行政长官张寰湘将军担任校理事会主席,东北政府国民教育部总长刘哲任校长,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位中国校长。19281020日,将法政学院和商学院并入,学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苏共管,张学良将军任校理事会主席。

1931年春,开始招收研究生。

伪满洲国时期(1935.3-1945.8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到1935年学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语授课,指定招收中、日籍学生。 1936年1月1,学校改名为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19371 月以后,学校完全按日本方式办学。日本人铃木正雄任校长,直至19458月离任。

193811起,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从此,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中长铁路管理时期(1945.9-1949.3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工大由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由中长铁路局领导。这时的办学宗旨是为中长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学制5年,一律用俄语上课,到1950年新中国接管前,设有土木建筑、电气机械、工程经济、采矿、化工和东方经济等系及预科。这段时期哈工大不仅医治了战争创伤,而且有所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为新中国接办、改造和发展哈工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20年建校到新中国成立前,哈工大一直按俄或日式办学,用俄语或日语授课,这使哈工大自建校起就具有鲜明的国际性特征。

1920年起到俄文班最后一批学生1938年末毕业,按俄式办学的哈工大共培养毕业生1267人,其中中国学生382人,苏联及波兰学生885人,这些毕业生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苏联、澳大利亚、波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巴西等世界各地。他们普遍接受了西方早年的学制教育,获得了当时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其毕业文凭得到欧洲国家的承认。新中国成立前的30年,哈工大培养了许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声望的学者,也有的成为社会活动家。

(摘自哈工大网站,未完待续)

20年代校址

文章发布员: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