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一年支教路
 

雪域一年支教路

2011727,作为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代表,我和胡耀威同学来到了雪域高原西藏拉萨,开始了一年的支教生活。回忆第一次进藏的时候,一切还是历历在目,当飞机降落在贡嘎机场的时候,神秘的西藏顿时变得清晰,蓝天,白云,灿烂的阳光,巍峨的大山,这一切是那么的纯粹原始。早已等候在机场的西藏藏医学院的老师们给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在去拉萨市区的路上,看着雅鲁藏布江非常的兴奋,但也担心自己出现高原反应。好在我们俩在西藏一直没有出现高原反应。

根据安排我们被分到西藏藏医学院学生工作处。藏医学院是培养高层次藏医药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位于布达拉宫东北800米处。占地面积相当于威海校区的十分之一,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袖珍式大学。由于藏医学院是医学专业类而且是藏语教学的学校,我们没有办法授课。在学工处,我负责学生资助工作。西藏地区的高校受到很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以及国家性的资助,全校学生平均资助覆盖面达60%,明年将会达到100%。能把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爱送到学生手中,我每天很忙碌但很快乐。胡耀威同学主要是负责学生学籍工作,包括学籍注册,毕业生管理等,每天的生活同样忙碌,也同样充实。藏医学院为我们提供了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可以自己做饭,学工处的老师也非常的友好,对我们非常关心,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藏族人的热情与豪爽。

20119月下旬,西藏自治区下发了西藏第二批公务员招录考试公告,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援藏干部和胡耀威共同承担起了在校考生的培训工作。他们请来了西藏大学和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共组织了64学时的培训学习。胡耀威每天都提前一小时上班,准备投影仪,检查听课证,随时关注学生上课情况。工作虽然辛苦,但心中无怨无悔。

2011年冬季,我们参加了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的“新时代农民工精神面貌调查”,我们与藏族的同学一起和西藏的农牧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精神状态,以及面对的现实问题等。这让我们对西藏的农牧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平时,我和胡耀威同学也负责学生社团工作。藏医学院学生社团只有几个,学生组织也不健全,我们先后建立了藏医学院社团联合会,编写了社团的规章制度等。我们策划了社团巡展活动,也参与学校校园文化月的策划、组织,学生宿舍管理,学校敏感时期值班等。

西藏的学生,每一位都是“艺术家”,能歌善舞,有清澈的嗓音和美丽的名字。他们真诚、热情、豪爽、率直,对心灵和精神的渴求远高于物质,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保护周围的环境,看到河里有垃圾,他们会主动下水去捞。藏医学院的学生基础比较弱,但是非常的单纯,他们基本没有电脑,业余生活虽有些单调,但学习气氛很浓,操场上、楼道里经常能看到很多学生在读书。晚上他们就跳锅庄舞,这是原始娱乐方式。平时我们经常和学生们一起交流,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

在西藏工作最大的挑战是高原缺氧;气候干燥,阳光强烈,昼夜温差大;物价昂贵。西藏传统的饮食是甜茶、糌粑、藏面、牦牛肉、酥油茶、酸奶等,很多我们都吃不习惯。西藏的生活节奏非常慢。很多市民在路边草地一坐,几瓶啤酒,就消磨一下午。他们虔诚的转经、拜佛,我在去西藏林芝地区的公路上看到了朝拜的人,虽然以前听说过朝拜,但真实所见却让我非常震撼。为了完成朝拜这一毕生的心愿,他们一步一叩头,直到圣城拉萨,有的甚至会花上几年的时间。朝拜的信徒双手空空,衣粮不备,沿路乞讨,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

藏族人民的信仰、对佛的虔诚,平常人是难以体会的。在西藏那样一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心中如若没有一种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话,很难坚强的生活下去。佛对于藏族人民来说是深入到灵魂最深处的支柱!也是藏族人民最信赖的支柱!

在西藏的这一年,我们周末经常去骑行,去感受西藏独特的美,去体味西藏独特的风土人情。

在没有去西藏之前,我一心想让西藏的学生看到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渴望。可去了之后,我被他们的快乐深深感染了,尽管在我们眼中,他们的生活单调落后,可是,这就是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他们习以为常,抑或发自内心喜欢的状态。他们不是灾区的孩子,不是挣扎在生存线边缘的孩子,不是对教育,对知识改变命运充满强烈渴望的孩子,那么,对我们的热情欢迎,于他们而言,是满怀憧憬,或只是待客之道呢?又或者,我们支教的动机,到底是为了丰富自己生活阅历开阔自己眼界多一些,是为了将大城市的现代文明强加于这些看起来原始落后的文明身上多一些,还是,去单纯的观察、体味西藏独特的风土人情,去融入他们的生活多一些?

西藏的一年让我感悟良多,现在我认为支教,尤其是在西藏支教,更多的是融入,是尊重,是体味,然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回顾已经过去的这一年时光,没有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是过着平淡的生活,做着普通的日常工作。我衷心期盼还有机会再去雪域高原,去看在那里的朋友,去看那里的巍巍高山,朵朵白云,悠悠蓝天。

(朱强)

 

文章发布员: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