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亿的高度 一群人的梦想——哈工大(威海)科研工作纪实
 

一个亿的高度  一群人的梦想

——哈工大(威海)科研工作纪实

临近岁末,哈工大(威海)科研战线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到账科研经费突破亿元,提前三年实现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突破的是一个亿的高度,实现的是哈工大(威海)全体科研工作者的强国之梦,兴校之梦。

面向重大需求 团队作战厚积薄发

近年来,哈工大(威海)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国家和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汇聚团队力量,厚积薄发,逐步在船舶、海洋、汽车等特色学科领域形成具有校区特色、体现哈工大实力的优势科研方向。

20126月,由山东省科技厅、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山东省船舶技术研究院落户哈工大(威海),研究院聘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先生、副理事长方书甲先生担任特邀顾问,集合船舶行业相关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以学校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为依托,立足威海、服务山东、辐射全国,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服务,为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打造技术高地。而在2011年底与深圳海斯比公司联合成立的哈工大海斯比船艇设计院中,围绕新型先进高性能船艇的研究开发双方已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

因为威海周边优良的海洋环境,更因为哈工大在工科领域的强大实力,近日国家海洋局与我校区就联合建设国家级浅海公共试验平台开始了深度合作,以促进我国海洋通用技术及设备、海洋探测检测仪器设备等海洋工程装备的工程化、实用化和产业化进程。围绕海上平台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正加紧研究潮流能发电技术,信息光电子研究团队正开展海洋激光探测研究。在海洋工程领域,我校区正逐步跻身国家梯队。

在传统特色学科汽车工程领域,除与一汽继续联合培养人才外,我校区还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中通—哈工大技术研究院,共同攻关客车安全新技术。与三角集团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率先在国内开展商业大飞机用航空子午线轮胎研究,拓展已有技术优势的应用领域,突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特种焊接实验室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冯吉才教授领导下,围绕水下焊接、核电设备焊接等特种焊接技术,近3年完成和在研的项目有40余项,获授权专利23项,目前正在进行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研究开发。

电子通信领域在学科带头人乔晓林教授的指导下,凝练出以特种雷达及卫星通信、小型质谱仪技术、电磁异常地震预测为主要的科研方向,研究成果不仅解决重大国防军事问题,还开辟了地震预测的新途径。

为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钟诗胜教授带领团队为中国民航开发了“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与维修决策支持系统”,为企业科学控制成本、提高飞机运行安全提供了支持。

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围绕重大领域的技术和工程创新,哈工大(威海)以校本部强大的工科背景为依托,主动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积极拓展优势学科的应用领域,初步形成了“立足海洋、特色发展”的科学之路,正沿着与哈工大发展相适应的世界一流大学校区的目标奋发进取。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罗续业参观循环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水槽实验室(资料片)

面向学术前沿  引进培育拔尖人才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教师的水平就预示着明天学校所能达到的高度。近年来,为充实教学和科研力量,校区从国内外知名院校引进了一大批青年博士,他们博士阶段就已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触摸到国际最前沿,来校后积极争取地方和学校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继续深入研究,已成为校区科研工作重要的新生力量。

刚刚晋升为教授的谭建宇博士近期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这位1976年出生的年轻人,200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在2008年和2011年成功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2011年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

2009年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天然产物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后来到校区工作的吴彦超教授已在国际刊物发表文章20多篇,他将高活性海洋天然药物导向的有机合成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目标,目前完成了8个高抗癌活性(深海)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全合成,获得众多基金的支持。

毕业于威海校区又最终将威海校区作为自己事业发展基地的王佰玲博士和网络技术研究所的伙伴们一起,以信息对抗和网络安全为主要研究方向,几年来承接纵向课题7项,2011年至2012年横向科研经费到账1873.4万元。张兆心博士以网络与信息安全为主要研究方向,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整体技术负责人主持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

还有在防震减灾方面取得基础研究重大突破、两次获得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徐龙军博士,担任国家重大科学工程500m口径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结构系统副总工程师的钱宏亮博士,教学科研样样突出、培养学生成就显著的刘功亮博士……

一群已具备冲击国家级优秀人才计划的年轻博士正在这里茁壮成长。他们潜力巨大,必将在学校未来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年轻的哈工大(威海)为有这样年轻而有朝气的青年博士群体而自豪。

青年博士考察当地企业(资料片)

面向区域经济  大力开展协同创新

面向区域发展需要,联合行业顶级企业,强强联手开展技术和工程创新,三年来协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凭借“L-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成功研制而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任秀莲教授瞄准重大技术需求,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历经五年研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污染绿色工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为我国乳酸产业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295,位于校园东部、由公司投资的云山碳业—哈工大石墨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大楼主体工程正式封顶。这座主体五层、建筑面积为4556.75平米的大楼因自己的“快速成长”而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见证。企业出资、学校出地共建研发机构,围绕企业提出的产品开发课题进行立项研究,以实现资源的深加工和产业升级。

为了让科研成果尽快落地,尽早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信息工程研究所与威高集团成立联合实验室,把自主创新成果转让给企业投入生产,创立了大学与民营企业结合进入军工的新模式,为威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乔晓林教授也因此获得2011年威海市“自主创新特别贡献奖”。

长期致力于数字化医疗装备研究的机器人研究所近年来围绕医疗机器人、新型数字化医疗检测设备、人体健康监护与诊疗微系统三个方向,研究开发了助老助残机器人、化疗药物配置机器人等医疗机器人平台,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高端生化分析仪等临床检验设备,面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检测、早期预警与治疗微系统。近3年承担的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为合作企业研发的成果投产后新增产值已超2亿元,为我国医疗装备的国产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立足山东,辐射全国。三年来,通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与企业实现深度合作。哈工大(威海)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断推进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深度改革,“2011计划”中重点推行的协同创新,已在这里结出累累硕果。

信息工程研究所的青年团队(资料片

三年来,科研经费从2010年的4000万左右到2011年的6500多万,再到2012年的过亿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2010年的11项到2012年的25项;获得包括民用航空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零的突破;被SCIEIISTP检索的高水平论文三年来达到580篇……科研工作三年迈上三大台阶。

团队作战,厚积薄发;青年博士,追逐前沿;协同创新,成果卓著。哈工大(威海)的科研工作正按照第五次党代会的部署,稳步行走在快速发展的科学道路上。  ·记者 张玉芹·

文章发布员: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