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优秀共产党员崔明根教授

悠悠岁月 书写无悔人生

 

——记优秀共产党员崔明根教授

 

 

 

2010年初春,北京301医院的病房里。因胃癌晚期而切除三分之二胃的崔明根强忍着第一次化疗带来的恶心呕吐,用插着管子的手拨通了哈工大(威海)主楼616房间的电话,他要给研究生们讲讲刚看完的《电路中的混沌》。这是为了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临行前他特意请弟子姜薇复印的,在治疗的间隙读完后,他迫不及待地要和学生们分享收获。这一讲就是45分钟,病魔退避了,崔明根好像又站到了讲台上,依旧那么意气风发,神采奕奕。

6次化疗,20多次放疗,耗去了他的白细胞,但没有消减他的意志。2010年初秋治疗结束后,他又回到了心爱的课堂,回到了美丽的校园,回到了学生们中间。他说:“是学校的科研气氛给了我化疗的效果,是教室里年轻人阳光般的照射杀死了癌细胞。”

开拓创新科研路

上世纪40年代崔明根出生于吉林省和龙县,高考时因语文失误而与哈工大失之交臂。本科即将毕业时他如愿接到哈工大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但因文革停招又一次延误了进哈工大的机会。1978年已在吉林农村中学教了十几年书的崔明根重新考取了哈工大,成为文革后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后,他又考取了哈工大的博士研究生,教书育人的同时开始了自己在数学领域的独创研究。

1985年崔明根在国际上首次把“再生核空间”引入应用领域,此后一直在这个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他先后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98篇,出版英文专著2部,国内专著1部,担任美国《应用科学杂志》和《工程与应用科学杂志》的编委,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学者。因学术上的突出成就,2006年起崔明根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今年又带病参加了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2008年崔明根应邀在国际非线性数学大会上作45分钟的发言,会后美国NOVA科学出版社邀请崔明根出版了他的英文专著《NonlinearNumericalAnalysisinReproducingKernelSpace》(中文书名为《再生核空间非线性数值分析》—作者注)。

1981年至1997年崔明根一直担任哈工大数学教研室主任,1986年被评为副教授,1988年破格评为教授,1991年获得“对航天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奖。他是哈工大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专业的创始人,基础数学博士点和逼近论方向的带头人。1999年,为了加强威海校区的数学力量崔明根来到威海,创建了威海校区的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建立了计算数学硕士点。他做过理学系的主任,至今还担任数学系的名誉主任。

从教30多年来,崔明根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的执著专注助他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也留下不少他“粗心”的故事。1998年他去江阴钢丝厂给硕士班讲课,一兴奋假牙掉出来了,他就一边讲一边蹲下在讲台上摸索,摸到后拿起来吹了吹又放到嘴里装好,一点没影响上课的节奏。学生惊奇万分:哈工大的教授竟然从地上捡东西吃!返回哈尔滨的前一天,为老师饯行时学生实在忍不住,问他那天吃得啥东西。一解释,师生都哈哈大笑。从江阴返回的那天早上,崔明根穿着短裤、拖鞋在屋里构思论文,司机喊他出发,他应声而出,空着手上了车,接过票上了火车后还想着论文,直到夜里饿了才意识到啥也没带,行李、钱包都留在宾馆了。

一片爱心育桃李

进入思考状态的崔明根心无旁骛,对周遭的事物视而不见。但对于学生,他是无论什么时候都关心体贴的。

1969年崔明根分配到吉林通化六中教学,当时学校不重视学习,但他要求班上的孩子好好学习,1978年恢复高考后他的学生基本都考入大学。2004年崔明根回通化市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7440多名学生他竟能一一叫出名字。他说:“当年所有的时间我都用在学生身上,谁家住在什么地方、家里有什么人、学习怎么样,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来到威海后,他给研究生讲数值分析,为数学系的本科生讲信息论。听过他课的学生都说“听老师讲课,绝对是一种享受”。他上课不带讲义,每道例题都熟记在心,边讲边写,冗繁难记的数学公式在他笔下如同行云流水。很多对工科数学头疼的学生听完他的课后喜欢上了数学。

去年博士毕业留校的姜薇是崔明根的关门弟子,她说:“老师指导我们特别细致。大到文章思路,小到标点符号,他都一一指出。”崔明根在研究生教学中创立的“讨论课”使学生们受益匪浅。“老师给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自己选择研究领域,大家在交流讨论中提高了认识,拓宽了思路。”崔明根超强的记忆力和博学多识令同学们佩服不已,家里4大柜子书涉及各个领域,他都仔细读过,近年来他还学习密码、游戏软件、图象处理等新兴学科,指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计算机学院有个老师遵从他的指导研究混沌加密理论,不仅顺利拿到博士学位,还因此申请到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渠道也越来越宽了。

淡泊名利大师情怀

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崔明根是一位优秀的老党员。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祖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中,只求奉献、不求索取是他生命的常态,淡泊名利、乐观率直彰显着大师的风采。

还在中学教书期间,他就不甘寂寞,想搞科学研究。得知我国的激光研究需要红宝石,他就到图书馆查资料,研究“熔盐法制备激光红宝石”,得到了吉林省科技局43000元的经费支持。后来研究成果通过了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鉴定,崔明根也成为当时的媒体“新星”。但他并没有把荣誉放在心上,挥一挥手,又行走在探索求知的路上。

1986年崔明根获得哈工大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但他后来再没报过此奖项。他说:“得奖一次就够了,荣誉要让给年轻人。”翻开崔明根的履历,荣誉、称号确实不多。这次被推举为优秀共产党员,也是他不在场时由支部推选的,为此他还多次找到系里:“不要选我,很多年轻同志都做得很好。”

2010年初,在威海404医院确诊为胃癌晚期时崔明根感觉大脑一片空白,但天性乐观的他很快就焕发起生命的勇气:“我要活,不要死!”“我还有很多事没干完呢。”去北京治疗的前夜,他睡得很踏实,第二天早早来到研究室,为讨论班学生讲了一堂课,给期刊学报审阅了几篇论文稿,为博士生逐字逐句地修改了100多页的论文,然后安心地踏上了去北京的求医之路。在北京301医院里,他积极配合治疗,戒掉了几十年的烟酒,白天疼得厉害了他就唱歌,夜里疼得厉害了他就思考科研问题。

2010年初秋,化疗结束后的第二天,崔明根就飞回威海,重新来到学生中间。美丽的威海在他眼里更加可爱,除了上课、指导,崔明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户外。他把答疑安排在广场回廊,在清风拂面、鸟语花香中与学生探讨交流。他捡起早年学过的口琴,带着学生到金海滩长廊开音乐会,琴声悠扬,歌声嘹亮,传送到远远的海上。手术后他身体恢复很快,现在仍坚持每天快走两小时,多次化疗和放疗使他瘦了些,但头发奇迹般地没有脱落,穿着浅粉色T恤的他仍然显得很年轻。

后记:采访崔明根教授,总让我想起那首老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位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老教授,坚定顽强、不畏绝症,奋斗到底、永不言败,就像山颠那棵冬夏常青的大松树,令人仰慕,让人钦佩。·记者 张玉芹·

文章发布员: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