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经济协奏曲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记曲世友教授

在地方经济协奏曲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记威海校区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曲世友教授

 

曲世友自1987年考入哈工大管理学院,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一路走来,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与哈工大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对经世致用的管理科学有了深刻独到的理解。

 

管理学科的特点是必须从现实中发现问题,然后用所学的理论去展开研究,再有效地用于解决我们国家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复杂性难题,这是年轻知识分子做学问和成长成才的最佳途径。博士毕业后,曲世友于2005年被中央组织部下派到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任管委会副主任,负责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工作。在挂职的一年时间里,曲世友充分利用十几年所学的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开发区的经济实践。基于十几年扎实的理论基础,再加上开发区齐全的统计资料,曲世友切实为当地政府解决了很多实践中的问题,这一段经历对曲世友之后的工作有很大意义,也为他顺利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工作中他深深地感到自己选择管理学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正确的选择。

 

管理学科要求研究问题本土化,而研究方法则要走规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曲世友于20075月从哈工大校本部管理学院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商学院作访问学者。在为期半年的时间里他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制度有了深刻了解,终身教职制度、教授治校制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美国作访问学者的经历,为曲世友回国以后的教学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

 

回到哈工大管理学院工作之后,曲世友教授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把技术扩散领域方向作为主要研究目标,同时开辟了公司金融学的研究方向,把行为金融引入到公司金融研究中去,丰富与拓展了公司金融的研究方法。

 

作为哈工大(威海)管理学院的新任院长,曲世友肩负着推动管理学院发展的历史使命。对于他本人而言,不仅要在学术上继续潜心钻研,还要在借鉴国内外管理学院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强化威海校区管理学院的整体建设,以提高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学院的中心任务,以师资建设作为支撑,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建立良好的学术环境,推动管理学院跨越式发展。

 

曲世友院长目前的设想是,在威海校区管理学院原有的基础上,将现有的科研实力与威海校区所处的环境相结合,通过凝练特色,整合研究团队,依托在产业经济学领域丰富的研究经历,推动管理学院主攻海洋经济。之所以选定这个方向,一是因为曲世友在校本部时就有多年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基础,2009年曾与国家发改委合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制订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二是国家目前正在打造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区,在这个大背景下,通过哈工大(威海)管理学院团队与山东省政府和威海市政府合作,承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域专项规划研究,制订出威海的海洋产业规划,从而发挥管理学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服务等功能。

 

一所大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有综合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这是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提升威海校区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成为了他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师资方面,管理学院将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同时柔性地引入校本部人才。以开阔的胸怀,给人才建立干事创业的平台。同时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合约的方式清晰地描述出教师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作为教师职称评聘与晋升的主要依据。

 

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灵魂。目前哈工大(威海)管理学院只有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点,曲世友教授的设想是依托校本部门类齐全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体系,结合威海校区的自身特色,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建立起相对比较齐全的学科门类体系,从而进一步提升哈工大(威海)管理学院的办学层次。

 

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提供社会服务,要支持、引领和服务地方经济,回报社会。在这方面,哈工大(威海)管理学院有信心发出自己的声音,今后将充分发挥管理学院的人才优势,参与威海市政府的经济决策,同时依托总校国家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在人才培训、干部培训上与当地政府密切合作,从而扩大哈工大(威海)管理学院的影响力。

 

经济管理学科是整个学科体系中外延式扩张最为迅速的学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哈工大(威海)管理学院肩负着人才培养从外延式向内涵式模式转换的关键时刻,作为管理学院的新任院长,曲世友肩负着支撑引领管理学院发展的重担,管理学院将进一步凝练特色,发挥比较优势,通过要素集聚与制度创新,使哈工大(威海)管理学院成为特色鲜明,在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管理学院。通过自身的有所作为,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 丛涓/·

文章发布员: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