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的那些人与事

峥嵘岁月的那些人与事

——记哈工大(威海)机械学科的创业者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哈工大就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机械是其传统的强势学科。1988年哈工大(威海)招收首届学生时,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就是首批招生的两个专业之一,机械学科的很多老教师都是当年的创业者。从最初的一个专业发展到现在涵盖三个学院、十几个相关专业,师资队伍也从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现在包括博导、教学带头人在内的百余人的教师队伍。机械学科正同威海校区一道,向着建设与哈工大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校区阔步前进。

1985126日哈工大和威海市签订建设哈工大威海分校协议以来,历史的车轮已走过了整整25年。近日,记者有幸与威海分校机械学科的创建者们坐到一起,听老教师们回首往事。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建校初期的那段艰苦岁月……

1985年初,哈工大老校长杨士勤应威海市政府的邀请,带领各系代表来威海考察,时任哈工大机械工程系切削实验室主任的高级工程师彭锡鸿当时也在考察团。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沿海开放的地域优势,让大家对威海“一见钟情”,并初步选定了威海校区现在的校址。彭锡鸿回忆说:“那时潍坊、烟台、青岛都曾对哈工大发出过邀请,因此,从威海出来后,大家又分头去以前邀请过我校办学的各地考察,但是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威海。”

建校协议签署后,哈工大成立了“三人领导小组”负责威海分校的筹建,金光抓总,毕永祥搞基建,朱法义留在哈尔滨制定教学计划。朱法义早年曾在北京航空学院和西北工业大学读书,1961年来到哈工大金属工艺学教研室,他担任班主任时所带的77922班是黑龙江省的标兵班,本人也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当年《光明日报》曾以整版刊发他的先进事迹。

到过威海的彭锡鸿积极鼓动同事们来威海创业,他和王启平、初允绵参与了教学计划的制定。彭锡鸿还记得当年的情景:“当时机械楼进门右拐的一个小房门上挂着威海分校筹建办公室的牌子,我们就是在那里开始筹建分校的。当时的计划是先办专科,等条件成熟再办本科。在教学计划和教材选择上,基本参照本科的教学计划,尽量选用本科教材。”

1987年,彭锡鸿和王启平正式调入威海分校,成为机械学科教研室的成员。来威海前,王启平担任哈工大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教研室副主任、精加工研究室副主任,初允绵教授任仪器零件教研室主任,调到威海后,王启平筹建了机械学科教研室,并担任教研室主任。不久,曾经两次获航天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的顾云飞也从哈工大机床教研室调入分校,制图教研室主任高连炳也来到威海分校刚刚成立的金属热处理教研室任主任。

正式招生前,朱法义同王启平、彭锡鸿、初允绵等人组成调研组,深入烟台地区11个县市,对经济技术发展现状、人才需求、生源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同时做招生宣传。在调查的同时,他们与地方企业签订了一批合作协议,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培训技术人才。

19879月,威海分校与荣成阀门厂签订技术协作协议,为工厂解决了技术难题。1988年上半年,威海分校在荣成和威海开办了机械设计的短训班、机械制图培训班等,为各县市工厂培训工人和技术员,短训班为威海分校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建校初期,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威海分校还同地方合作,开办过工厂。顾云飞回忆道:“1987年底,荣成盐业局下属的盐业机械厂与学校合作办工具厂,想生产活络扳手,派我任技术副厂长兼总工。工厂初建,条件特别艰苦。做好建厂方案后,我去各地调研,又做了生产可行性分析报告。就是这份投资金额为1700万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成为我以后评高级职称的一份关键材料。后来,张锦升又让他的学生、即将硕士毕业的于周晓来荣成帮我。因为首届学生快要开学了,我就回到学校准备开课。包毅接替我做了总工,另外一个同志作了副厂长。这两人又待了两年,建起了工具厂,生产扳手,效益还不错。”

在这些老先生中有一位在威海非常有名的老教师,他就是张锦升。1964年张锦升从哈工大锻压工艺与设备专业毕业并留校任教,1986年调入威海。1987年,刚成立的威海市要求学校推荐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民主党派人士作为市政协委员的人选,他被学校推荐到市里,并当选为市政协副主席,他还是九三学社威海支社主委、威海市侨联主席。张锦升说:“这个职务为学校寻找到了一些课题,但对我个人参与科研工作则起了很大阻碍,我只能偷偷摸摸地做一些研究。”张锦升“偷偷摸摸”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航天部二、三、四等奖各一次,申请国家专利二项,编译教材四部。

1987年,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都在建设中,初期的创业者们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彭锡鸿说:“最初来的同志住在招待所,后来在干休所租了两套房子,住了四户。屋里没有暖气,冬天能把暖水瓶冻在地上,晚上我们喊着‘一二三’一起钻被窝。”

房子建好后,威海分校也迎来了首批学生。19889月,首届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和工业电气自动化两个专业205名学生入校。这批面向威海招收的学生来自威海三市一区,是计划内委培大专生;1989年又增加了焊接和铸造两个专业,招生专业扩展到4个,专业课教师又调来了张宝书和房文斌。因威海师资力量不足,焊接专业的学生后来又回总校上了一年专业课。

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办学质量一点儿不能含糊。顾云飞介绍:“当时分校的定位是为威海市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把学生带到威海技工学校做金工实习,实习观摩了钳、车、铣、刨、磨各种工艺;到沈阳机床一厂进行生产实习,了解现代化大企业的生产过程;带学生到哈尔滨作毕业实习,参观校本部的机械实验室和大型制造企业,开阔了眼界。虽然是专科学生,但我们坚持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校对学生的管理较严,每个班都有班主任,我当时55岁了还和学生一起出早操,实习时更是天天和学生在一起。就是这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使分校继承了哈工大的优良校风和学风。”

彭锡鸿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我们特别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各种实习环节齐全,老师带领学生去济南实习,8小时跟着学生,经常答疑、检查。1992年我参加一次鉴定会,企业老总是山大校友,他说:‘我不要山大的毕业生,只要清华和哈工大的毕业生。’哈工大威海分校早期的学生都出类拔萃。”

当时担任哈工大威海焊接研究所所长的顾根富在承接科研任务的同时还尽一切力量培养学生。这位解放前就在上海国民电焊厂及上海沪东造船厂做徒工和电焊工的老技术工人19539月调到哈工大焊接教研室,是焊接方面的权威专家,1989年被评为焊接高级工程师,曾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电子部二、三等奖各一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项。他于19874月来威海,在哈工大与威海市锅炉厂合办的焊接研究所任所长,同时还担任威海市焊工等级考试的考官。他讲道:“有一年我带了17个学生作毕业实习。有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很不喜欢学习,来实习时他都想退学了,我说,不管理论课学得怎样,只要实习环节做好了,同样也能学到知识,找到工作。3个月的实习过后,他有了很大进步,到毕业时也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艰苦中不忘“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传统,创业中永葆哈工大人的本色,机械学科的老教师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哈工大精神”在威海的传承。·张玉芹 文/·

 

创建者: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