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经济学解释

博士论坛                                    

幸福的经济学解释

 

在这个世界上,人均GDP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翻了好几番,人们的收入与消费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人们的幸福程度却没得到相应的提高,甚至就连一些收入不菲的人也感到活得越来越难受了。为什么人们收入提高了,幸福感却没有上升?为什么自我感受最幸福的国家,不是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以“效应最大化”为分析目标,告诉人们如何最大化地创造财富、怎样尽可能多地赚钱。但人类的终极目标需要的似乎还不止是钱,更重要的是怎样获得更多的幸福。看来,幸福不单单是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学理论所能解释的。

 

  幸福经济学超越了传统经济理论,综合运用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探索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与发展模式。幸福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首先,对于人的行为的假设,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而幸福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其次,在理论模式上,传统经济学是实证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幸福经济学是实证性、描述性的。最后,从研究目的来讲,传统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幸福经济学研究如何增加人的幸福。

 

  幸福经济学认为,人们的幸福感首先来源于社会性的比较。有两个人在风景优美的路上散步,沿途风景让他们觉得很快乐。由于两人步伐不一致,乙慢慢地掉在了甲的后面,这种感觉让他有点不开心。乙加快步伐超过了甲,甲见状也不甘落后,很快反超乙。如此反复,两个人越走越快,从最初的散步,到大步流星,直至后来的狂奔。他们都专注于谁跑得更快,而无暇顾及优美的风景。两人的幸福就在这种比较过程中,不知不觉失去了。其次,人们的幸福感还来源于时间性的比较。一个人买了一套豪华公寓,如果以前住在阁楼里,那么现在住豪华公寓会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以前住的是花园洋房,那么现在就不会感到特别开心。所以,良好的物质条件是创造幸福的基础,但人的心理体验也是影响幸福的重要因素。

 

  经济学的研究重在发现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境地的机制,那么,政府如何利用有限的物质财富蛋糕创造出更多的幸福呢?

 

  首先是要弱化攀比心理。幸福=实现程度/欲望,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生活要求越大,实现程度越小,则其幸福感就越小,反之亦然。很多人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用来更换豪华公寓,从社会性比较来说,如果和朋友同事比,当其他人都还住在普通的公房,自己当然会很开心;但如果周围的人现在已经都住在更好的别墅了,那么就算住在豪华公寓里应该很舒服了,也不会非常开心。攀比心理剥夺了他们的幸福。所以,从媒体宣传与消费文化的引导上,政府应该弱化攀比心理,淡化人们对金钱与物质的过度追求。

 

  其次鼓励不易适应性的消费。一些消费具有百做不厌,甚至历久弥新的特点,比如社交、旅游和艺术鉴赏,相比之下,由于心理学上的适应性定律起作用,住大别墅、开豪华车这样单纯的物质消费所带来的快乐感很快就会被人适应、淡化。所以,同样的消费支出,花在不易适应性的消费上,快乐与幸福更加持久。

 

  最后是要倡导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职业选择的多元化。很多人在选择职业时都倾向于从物质生活的角度考虑,而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结果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减少了幸福体验程度。如果他们按照最大化幸福感的原则来选择自己的职业的话,他们往往会做得更好,而且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幸福是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检验发展的最终标准”,有学者建议,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建立国民快乐账户(National Well-being Ac-count)来取代传统的GDP。因为幸福才是硬道理!

 

 

    作者:何青松,经济学博士,我校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

 

 

文章发布员: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