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第七届十佳大学生风采

 

史永敏: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有这样一个女孩,四年前因为高考失误,与清华失之交臂;四年后,获得保研资格的她毅然放弃,踏上了通往清华的考研之路,最终以初试第二、面试第一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录取!她就是光电科学系0510101班的史永敏。

四年前,史永敏踏入哈工大(威海)校门,从那一刻起,她便下定决心,要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并立下了去清华读研的志向。

  从此,学习成了她大学生活的主旋律。清晨迎着朝霞,她早起自习;晚上回到宿舍,她挑灯夜战。别人在学习时,她在学习;别人在休息时,她还在学习。为了心中的梦想,她一直在努力。四年来,她连续六次获人民奖学金,多次获得优秀学生称号。

  作为光电科学系第一届本科生中的一员,大二时史永敏便担任了系首届学生会主席兼团总支副书记,她借鉴其他院系学生会的经验,成功举办了首届趣味物理知识竞赛、首届中秋晚会、首届博学之星等一系列活动,为光电科学系学生活动不断开拓道路,自己也多次获哈工大三好学生、哈工大优秀学生干部、哈工大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喜欢歌唱的她加入了校合唱团,把自己美妙的歌声留在了美丽的校园、美丽的威海;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加人生阅历,实习期间曾在中国电信青岛市分公司任业务经理,赴烟台市南山集团考察调研。她说,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还是团结向上的寝室以及意气风发的班集体。作为光电科学系首届仅有的8名女生,她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7人考取硕士研究生,1人顺利就业。她所在的0510101班学习氛围浓郁,专业前10名中他们占了7人,党员比例达43.2%,多次获“哈工大三好班级”、“ 哈工大优秀团支部标兵”等称号。

  放弃保研资格,站在清华大学的考场上,史永敏用“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的精神向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学生证明:哈工大(威海)人绝不输给任何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意气风发的史永敏将追寻着优秀哈工大人的足迹,展示新的精彩!·学生记者 纪丰花 朱磊 黄绫冰 /文·

 

贺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乐观开朗是她生活的态度,勤奋钻研是她治学的理念,永不言败是她坚毅的性格,聪明才智是她的名字,她,就是来自数学系的贺智。

  贺智为自己是名哈工大人而深感自豪,她在一首诗中写到“在你的哺育下/多少懵懂少年从此立志/多少稚嫩理想从此扬帆/幼苗茁壮终为各行业的栋梁”。“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哈工大精神如烙印般刻在贺智心中。

  贺智说:“学习是有章可循的。预习、课堂、复习三部曲牢牢扣住,定能学好。” 早在大一,当有的同学在数学课上还不知老师所云的时候,她已经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研究数学建模,学习建模的必备软件了。有时候为了查资料,她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天,寒暑假当别人都踏上了返乡的列车时,她又开始准备温书了。她每天休息不到5个小时,但在学习时仍能精神集中,精力充沛,兼职N个家教也不会减少学习的时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7年,她第一次参加建模大赛,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奋战,她和队友们完成了长达17页的论文《中国人口发展预测模型》,一周后作为我校唯一一支入围的队伍到济南参加论文答辩并顺利通过,获山东省一等奖。2008年她和队友们决定向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发起挑战,四天四夜的不眠不休,克服重重困难,她们终于完成了全英文论文《Tilling The Traffic Circle And Getting Fast》,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国际一等奖。在学海中追求,在追求中自得其乐,正是这样四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她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被跨专业保送到校本部航天学院继续深造,复试时更以683分的高分获研究生特等奖学金。

  贺智的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但她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搞促销,勤工俭学,靠着自己的努力从大二开始就没花过家里一分钱。四年了,贺智只回过一次家,她说自己有愧于父母。“爸,妈,今年暑假女儿一定回家!”这是贺智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贺智,用四年的探索诠释了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用四年的坚持书写了华美的人生篇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相信:历经寒来暑往,贺智的人生定是硕果飘香……·学生记者 程琳 高玉苗 郭光 /文·

 

华玉锋:爱拼才会赢

 

曾任校学生会主席的华玉峰特别崇尚“爱拼才会赢”,他多次获奖学金、在全国和省级机电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奖。

  华玉峰说:“在我眼中有两类成功的人:一种是目标非常强的人,另一种虽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每段时间都会做好该做的事。”他认为有了目标就会有动力,不会为眼前的挫折而患得患失,心态也会平和;但在没有明确的目标时,最重要的就是把现在该做的事做好。

  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华玉锋学习成绩仍然名列前茅。他认为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一定要把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而经常与别人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会更高一些。华玉峰还参加了比较多的科技创新活动,从开始的一点点摸索,到最后小有成就,他在主动尝试中学到了很多。他说:“兴趣是靠自己培养的,有些东西是在真正的接触以后才慢慢喜欢的。只要敢于尝试,心理优势就会逐渐建立起来。至于创新,经历过了,即使失败了,也是对自己的历练。”

  家境不是很好的他从小就接受过很多人的帮助,所以华玉峰一直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2007年暑假他跟随外国语学院的实践团去贵州两河口小学支教,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情意长留。他记忆犹新地说,一个小女孩在他们临走前哭得泪眼汪汪,他们的泪水也在眼睛里打转。他说让别人感动的同时自己也会收获一分感动。“人的思想必须上升到一定境界,否则人会活得很空虚。当思想到了一定高度,即使穷困潦倒也会过得很有意义、很充实。”

  学习、学生工作、社会活动,鱼与熊掌能否兼得?华玉峰果断地说不能。他说:“学习是最重要的,有能力的话可以参加一些提升自己能力的工作。每个阶段都要有所舍弃,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干自己喜欢的事,如果自己认为珍贵的话那就多投入一些。一段时间内把一件事做好就行了,没有必要样样做好。”他谨记着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的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学生记者 黄大飞 刘娇娇 李臻 /文·

 

谢庭相: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站在熟悉的演讲台上,他用自己的故事感染了现场每一个观众的心。从“2006年度感动校园人物”到“200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一路走来,他在命运面前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感恩。谢庭相,一个困难打不倒的男子汉,用自己瘦小的肩膀扛起了一片蓝蓝的天。

  他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在兼职中成长。清晨,当舍友还在床上回味昨夜梦境的甜美时,他却早已悄然起床晨读;深夜,当其他同学早已酣然入睡,家教归来的他依然在台灯下埋头苦读。正是靠着这种刻苦精神,他学习成绩优异,先后获得16项奖学金,大四时同时收到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实习接收函。

  学习中的佼佼者,工作中的领头羊,从演讲与口才协会的主席到院学生会的宣传部部长,从班长到院团委书记助理,从校报记者到威海新闻网校园记者,他身兼多职而工作业绩突出。工作中,他收获的不仅仅是能力,不仅仅是荣誉,还有那些真挚的友谊。演讲与口才协会的朋友们一直是他精神上的战友,校报的老师们一直是他感恩的对象,优秀的班集体一直是他的骄傲。在学习中竞争,在生活中互助,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温暖。

  从小到大,他收到了太多社会热心人士的关爱,贫穷让他更懂得感恩。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的他,曾经到大光华国际学校做演讲,多次参加海川社、爱心驿站、环境保护协会等社团的志愿活动。07年他主动把获得的8000元国家奖学金让给了他人,20085月当汶川地震的消息传来,他毅然把兼职挣来的200元捐给了灾区。“在责任的纸上签上自强,然后印上感恩的心章。”在十佳大学生的评选现场,他曾这样说过。

  毕业后他将带着希望前往韩国西江大学攻读微生物博士学位,继续在异国的土地开创自己的梦想。·学生记者 肖帅 韶涵乔 罗凤阳 /文·

 

王蕾:在付出中成长  在收获中快乐

 

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蕾,用乐观向上面对每一天,用勤奋努力充实每一天。四年来她在付出中成长,在收获中快乐。

  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和勤劳勇敢的牧民给了她乐观向上的性格和不断上进的勇气。她用高度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面对每一件事,用勇气和坚持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地锻炼充实自己,用乐观与奋进谱写了大学生活一个又一个绚烂的篇章。

  在身边的人为了生活的琐碎而感到苦恼的时候,她在学习;在身边的同学因为即将来临的毕业而放松的时候,她在学习。通往自习室的道路,每一步看似微不足道,每一步都好像枯燥无味,但她却坚持不懈,因为她在努力实现心中的梦想。奋斗的足迹换来的是欣慰与快乐,两次国家奖学金,三次一等人民奖学金,这些荣誉让她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她始终微笑着,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充实的学生工作经历给了她珍贵的磨砺。大二时她负责组织公寓文化节闭幕晚会,从主楼礼堂的申请到节目的选择与排练,她累并充实着,以自己的努力换来了晚会的成功。王蕾说,当我们遇到挫折或缺乏勇气时,坚持就是最明智的选择。哪怕道路漫长崎岖,我们也要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彩虹不也总在风雨后吗?

  优秀的个人往往出自优秀的集体,王蕾寝室六人全部读研,五人保送。因为肩并肩,所以不孤单。学习上,她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生活上,她们彼此照顾,彼此扶持。温馨的寝室生活是一幅记载着成长与快乐的画卷,将永远印在她记忆深处。

  七月将至,离别将近。王蕾自信地在大学的结语上写下无悔,带着勇气去开创另一片天空。·学生记者 樊秀峰 杨东玲 俞健舒 /文·

 

仲雪洁:立志如山 行道如水

 

她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哈工大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是信息学院第一位大二年级团委副书记,曾任广播台播音部部长;她还连续五个学期拿到人民一等奖学金,获得国家奖学金。这样一个有着甜美笑容、可亲可近的工大女孩,就是来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6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仲雪洁。

  无论是三年的校广播台工作生涯,还是信息学院学生会组织部的工作经历,她都怀着浓厚的感情,因为它们都是她深深热爱的集体。她曾说,她特别梦想能把学生会做成一个真正的实实在在为同学服务的组织。在学院她第一批被批准为入党积极分子,大二下学期成为预备党员培训班A3的小班班长。她兢兢业业,真诚服务,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圆满地完成了党校培训。她喜欢看到奉献带给她的一张张笑脸,享受忙碌带给他人的一片片温暖,更珍惜集体给予她的珍贵的友谊。

  在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她同管理学院的同学们联手组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近一个月的努力奋斗,44个社区调查走访,带给她的是难以忘怀的历练与成长。赴西霞口村社会实践让她为自己是一名党员而倍感自豪;而在济南市八方锦纶集团参观实习,使她了解了具体的生产流程,增长了见识,扩充了才干。

  她笑呵呵地把荣誉归结为幸运与恩惠。“当你审视你以前所经历的,你会发现,其实所有的心情,所有的荣誉,所有的事物,都是带不走的,唯一向前进的,只有我们自己。”

  立志如山,不如山,不能坚定。行道如水,不如水,不能曲达。在过去的三年,仲雪洁在学习中收获了知识,在工作中收获了奉献,在成长中收获了友谊。·学生记者 汪玫村 李玉倩 陈知文 /文·

 

刘婷:盛放在青葱岁月

 

信息学院刘婷是一个“集霸气与孩子气于一身的女孩”。她稚嫩可爱的脸庞,孩童般灵动的活力,蓬勃的生命充满梦想的花朵,盛放在青葱岁月。

  她连续五次获得一等人民奖学金,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即使在十佳大学生里这样的成绩也异乎寻常。“要做就做最好”。高中时她的梦想是新闻专业,与现在的自动化专业完全不相关,但刘婷并没有对专业产生厌恶,而是踏踏实实地学习,逐步适应所学的专业,这样一步一步下来,她非但没有在陌生的领域里迷失,反而做得越来越好。除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外,高效率的自习更是她科科优秀的钥匙。刘婷说:“首先是专注,然后制定自己的目标。”在专注中目标很快就会实现,所以她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也正是这样,使她在学海的征程外,开创了另一片广阔的天地。从大一下学期初入校学生会办公室,到首席编排校学生会报头版;从大二时加入院学生会学习部,到参与组织第一届“争我风采”校园辩论赛,从爱心驿站的一名部员到办公室部长……成长的足迹洒在一次次的困难与挫折后的成功与微笑中。

  她作0602103班的团支书,号召全班同学集体自习,组织班级经验交流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使得班级总成绩从全院倒数第一到全院第一,被评为优秀团支部;她担任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以耐心和细致应对纷繁的日常工作。

  从懵懂到成熟,从团员到党员,刘婷始终微笑着,奉献着,快乐着。·学生记者 王大永 张冰 宋淑 /文·

 

廖晓静:晓风朗月 静水流深

 

她,静若处子,能弹弦弄乐,过古筝五级;动如脱兔,能纵横赛场,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廖晓静,如晓风的爽朗和静水的流深,一路走来,与众不同。

进入大学前,廖晓静就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了初步规划。大一时,第五届“十佳大学生”于翔斐担任社区辅导员期间更是对廖晓静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提前准备,静心做事,连续5学期学习成绩获得专业第一。课余时,她留意计算机领域的前沿科技,并在假期自学流行的编程语言。为提高科研理论基础,她相继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和MCM竞赛,从中培养了作为研究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在刚刚结束的“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评审会上,廖晓静所在团队的“管道(焊缝)探伤机器人”项目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校级评审一等奖,将代表学校参加省级评选。

大二下学期,她进入学校嵌入式实验中心,参与了哈工大(威海)后勤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工作,她摸索出一条T型学习法,迅速适应了实验室的技术要求,顺利完成了开发任务。在研发中心,她还参与了中石油输气管道压缩机组仿真培训系统等科研项目。从接受命令到独当一面,她从一个普通程序员成长为系统框架的搭建者。

作为班上唯一的一个女班委,她的加入让整个班级的管理刚中带柔,寓灵变于严格之中。担任学习委员期间,她与其他班委一起合作,在网上构筑了学习信息交流平台,让班里的同学有了一个交流学习经验、共享学习资源的空间。

从“新生杯”篮球赛的主力到运动会开闭幕式的表演,从威海市人居节的舞台到计算机行业的市场调查,我们总能看到廖晓静熟悉的身影。

静水流深,在喜悦中冷静思考,从容面对失败。在思想上,与时俱进,追求进步;在专业学习上,拼搏不止,超越自我;在科研实践上,严谨求实,不断提高。她,用自己的执着书写着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学生记者 肖帅 韶涵乔 罗凤阳 /文·

 

孙龙:主持青春的乐章

 

他是校内外知名的主持人,活跃在学校各大晚会、讲座的现场;他是出众的学生干部,班级、社团的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他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曾多次获一等人民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宇通客车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他就是来自汽车工程学院06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孙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孙龙“播音主持”的特长源自于儿时父母对他的启蒙教育,并因此成为他的梦想与爱好。2006年冬,他在繁忙的高考复习中挤出时间,来到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鉴定基地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专业特长生,他凭借着灵活的思维与流利的英语口语,最终夺取了清华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考试三级认证。考入哈工大后,他把播音主持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先后主持过校级以上大型活动十几场,还作为学生客座播音员多次为威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节目。“能看到观众们的笑容,听到同学们快乐的笑声,就是我站在舞台上最大的喜悦!”

孙龙在学生工作的舞台上也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做学生工作,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奉献’。”作为0601304班的第一任班长、第一任团支部书记,他以谦虚的态度在同学中树立了良好威信,以奉献的精神尽全力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大二时他作“主持人俱乐部”的副主席,大三又出任新世纪讲坛总负责人,尝试举办校园大型访谈、讲座,并在讲坛内部进行结构改革,创新之举双获成功。“我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者’分享经历,分享感受,帮助学弟学妹们更快地适应学校的舞台。我希望我能与同事们一起努力,举办高水平的讲座,让同学们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能够拓展见识,更好地成长。”

繁忙的工作丝毫没有影响到孙龙的学习成绩。“勤”是他从未改变过的学习准则,从第一学期的三等人民奖学金,到第二学期的二等人民奖学金,再到第三、第四学期蝉联一等人民奖学金,静静的自习室见证了他的天道酬勤。

青春,像夏花一样华美而绚烂。他完美地弹奏着自己青春的乐章,把所有的故事化为一个个跳跃着的动人音符,汇成一曲激情舞动的乐章。·学生记者赵晓燕 浦燕燕 蔡灿 /文·

 

钟颖: 以超越应对挑战

 

进入大学以来,钟颖一直积极投身于形式各样的实践中。她参与材料学院首届工程学习小组,搞旅游策划,做新型LED系统,一年半时间完成10余项科研创新课题;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三省四市的企业调研实践到寒假火车站服务调研,再到河北特色支教,在社会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与服务中收获快乐;她活跃于班级的学风建设,带领班集体取得了优良学风班级、最佳活动班级、最佳组织班级、精神风貌班级等一系列荣誉;她又在社工部、外联部、办公室、实践团留下成功的足迹,和同学们一起冒着风雪跑遍建材市场,成功筹集活动资金近6000元。她说: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只要自信迎接挑战,就能实现自己的无悔人生。

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钟颖始终没忘记苦练内功,不断汲取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五个学期下来,她连续两次获得一等人民奖学金,一次二等人民奖学金,还获得国家奖学金,多次获“三好学生”、“优秀团员”荣誉称号。“态度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每天睡前必定复习一下当天学过的内容,这早已成为习惯。”她笑言自己不属于很聪明的学生,但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思考,高效地利用时间亦是她取得优秀成绩的法宝,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也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李开复说过一句话:成功就是你比别人多做一点点。钟颖身体力行着这句话的真髓。她说:“我喜欢挑战,挑战的人生才会有奇迹的出现;渴望超越,超越才能达到人生的高度!”·学生记者 徐文清 郭婉婉 陈隆 /文·

文章发布员: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