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威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活动侧记
把课桌搬到社会去
——哈工大(威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活动侧记

□ 张运所 文/图

  近期,哈工大(威海)对该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改革。尤其注重社会实践环节,学校对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给予了大力支持,积极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在实地调研中学习,在实践中感受理论。精选实践主题

  哈工大(威海)人文学院社科部近日组织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调研和参观,让学生把书本理论变成切实的理解,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据悉,此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104名本科生是学校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总成绩,从全校各院系2007级2400多名学生中选拔出来的。

  为确保这次实践活动取得很好的成效,之前人文学院社科部组织了专门的实践培训,要求学生准备相关资料,系统学习社会调查方法,并了解考察的内容和选题。这次社会实践要求学生紧紧围绕以下实践主题进行社会调研和撰写实践报告: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清末明初中国的社会变革;爱国主义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民族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的关系等等。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了区域教育资源,使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贯彻了国家与学校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方针。走进庄园理解中华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选择烟台牟氏庄园作为这次实践活动的第一站,这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特征的地主庄园之一。

  11月23日上午,实践团一行到达烟台栖霞牟氏庄园。同学们在导游的引领和讲解下,了解了庄园发展的历史:牟氏庄园的兴起,到发展壮大,最后的衰落,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灭亡过程;牟氏一家庞大的家业是建立在剥削大量农民的基础上,即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在灾年以粮食换取、兼并农民土地的发家模式也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现象。

  建筑是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牟氏庄园中的起居室、祭祀厅、工具房、学堂、戏楼、药房等建筑分布齐全、功能明确,再现了封建小农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庄园内妻妾的住房矮小,与男主人高大雄伟的住房形成鲜明对照,且后辈住房低于前辈的,这些院落布局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纲常伦理制度。另外,园中的建筑多为雕梁画栋,像水磨石、火道口、烟囱、石槛等做工精湛,细致考究,使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建筑文化。正是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造就了繁衍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牟氏庄园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形象生动的历史教育课。重温民族气节为了切实加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实践活动选择胶东英灵山烈士陵园作为这次实践活动的第二站。

  23日下午,实践团一行来到英灵山,向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胶东革命烈士敬献了花圈,参观了烈士纪念堂。在纪念堂内,同学们瞻仰了130多件烈士遗物,听讲解员介绍了胶东抗日战争历程,胶东党政军抗战时期领导人理琪、林江、于克恭、王文及战斗英雄任常伦,爆炸英雄王克山等10余位胶东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从纪念堂出来,大家拾级而上,经过835级台阶登上英灵山顶峰,在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前认真辨认着塔上铭刻的20850名烈士的姓名,表情凝重。胶东人民顽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精神深深感染了同学们,也使他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体会。

来源:威海晚报20081202期

 

文章发布员:系统管理员